上午好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欢迎您!
致 力 于 推 动 学 习 型 组 织 的 研 究 与 实 践
工作场所不仅是交易的地方
作者:
来源:
《赢周刊》
2013/08/27 00:00
大声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赢周刊:“创新”在中国正成为一个流行词,但企业的创新往往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企业是否值得走这条路?
彼得· 圣吉:这不得不提到丰田公司开发混合动力车PRIUS的个案。其实丰田公司从一开始就意识到,投入巨资开发混合动力车,短时间内无法收回成本,但丰田公司认为这是汽车行业未来的必经之路。尽管“吃螃蟹者”会额外付出成本等代价,但却是值得的。对企业创新而言,差别往往在于心中的梦想。
赢周刊:中国企业要“创新”,在管理上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彼得·圣吉:中国人讲究“和”与“同”,西方的思维模式则是鼓励“个性”。在西方企业当中,一个优秀的团队,并不是一个凡事意见一致的团队。很多企业的团队成员在讨论决策的过程中,甚至出现大声争吵的场面。创新的源泉在于,“每个人都能大声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赢周刊:西方传统的经济学假设,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但往往因此产生环境污染、贿赂腐败等负面效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彼得·圣吉:随着时代发展,西方企业逐步意识到需要承担一些社会责任,而不能盲目地把效率和利润作为唯一目标。比如,很多企业开始非常关注环保。有一家美国的厂商,其经营宗旨是只生产可降解、可循环再用材料的产品,并且在挑选合作伙伴时也要求对方符合有关的环保标准。这家企业的环保理念获得了客户、业界和社会的尊重,以每年15%的速度快速发展。
裁员问题没有一次性解决良方
赢周刊:中国企业正在经历激烈动荡的转型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裁员和下岗的问题,冲突加剧,在企业集中裁员的时候,您认为这个问题有良方吗?
彼得·圣吉:当转变一个组织的能力时,会遇到一些挑战,但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共识:我们的价值是什么,应该怎样创造和实现愿景。我们的愿景是积极的未来,这不只是简单地解决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有创造力的紧张度、张力来解决一些问题,不能让组织因为各种各样的障碍而分神。
有一个老板说他最大的教训就是在裁员时获得的,他谈的是美国的环境,他说,让我感觉困惑的是,当公司增长太快,从而增长了裁员机会的时候,我很不开心。
赢周刊:总裁们都学过各种各样的专业知识,比如营销、财会,可是从来没有学过裁员时怎么办。我们只谈企业快速的成长,而避免谈论伴随而来的裁员问题,但这的确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彼得·圣吉:在我一生职业中,我都是在问高层,你们是不是可以维持下去?你们的裁员是不是必要的?企业是不是需要这么快的增长?你们的员工十年之后是不是可以还在公司工作?企业要雇用一个人,建立一种关系,是基于他是一个人。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市场交易,即是我付你钱,你给我工作吗?还是一个长期持续发展的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组织关系?我觉得这与组织的根本目的有很大的关系。西方国家基本上认为,工作的环境不只是一个交易的地方。
当然你没有办法去控制一些事情的发生,我们都同样面对这种困难。一些好公司,它们帮助被裁的员工解决再就业。在裁员的时候,员工很难过,会出现一些冲突,如果你跟他们一起工作,想帮助他们减轻情绪负担、减少愤怒的话,要了解他们的需求。
有各种各样行业过去是有保护的,现在突然没有保护了,但是即使有大环境的原因,你也不能逃避这些问题。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钢铁业出现大滑坡,很多钢铁公司都破产了,美国很多地方都出现社会恐慌,有的家庭三代人都在钢铁公司工作,当时都被解雇了,怎么办呢?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地方出现灾难性的后果,只有少数地方的人们自发的组织起来解决问题。我有一个朋友在顾问公司工作,专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告诉大家怎样自发的组织成一个团队来帮助他们的公司、社区解决问题。当时,其他一些没有采取这些方法的地方,出现很多蓄意破坏和冲突,情况很糟。所以,要有更好的组织功能转换,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需要大家共同做一些事。
另外,企业要有责任培训员工,告诉大家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化。人长期在一个环境里待着,往往没有想过变化,没有想过自救,没有概念和经历可以帮助自己克服困境。我的一位咨询界的朋友,他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重新生出自救的概念,知道改变是可以自己做到的,但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也许中国所处的行业或者企业变化很大,但是如果我是这些企业的老总,我会跟大家讨论怎样一步一步地解决,吸取以往的教训,并学会改变。
上一篇:
学习型组织永远没有尽头
学习型组织学什么
下一篇:
推荐内容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