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好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欢迎您!

致 力 于 推 动 学 习 型 组 织 的 研 究 与 实 践

成为复杂系统管家的领导力之旅——《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推荐序 by Dr. Charlotte Roberts
搜索

最新动态:

首  页    |    学习型组织    |    复盘    |    系统思考    |    学习技术    |    知识管理    |    管理前沿    |    专家专栏    |    关于我们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8-2017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北京   京ICP备0500513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0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

>
>
>
建学习型组织 创运销良好业绩

建学习型组织 创运销良好业绩

作者:
付国
来源:
肥矿集团
2014/07/05 00:00
    煤炭运销部党总支下设党支部10个,党小组15个,现有在册职工216人,正式党员97人,预备党员6人。近年来,特别是自2003年6月以来,我们煤炭运销部党总支根据上级组织的要求,结合煤炭销售集中统管的实际,紧紧围绕提高运销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坚持贴近营销清欠,贴近职工思想实际,在运销部广泛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单位(科室)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运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树立了运销部“诚信、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提升了运销的良好业绩,推动了运销工作的健康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学先进、找差距,形成创建共识
 
    近几年来,集团公司加快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改革改制的步骤越来越紧。集团公司新班子成立以后,初步确立了集团公司的中期发展目标,即做大做强主业,搞好搞活辅业,大力加强战略合作,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这迫切要求运销部门在集团公司的加快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优势、起更重要的作用。我们党总支经过对内外环境因素的认真分析,发现还存有以下差距和不足:一是目前运销部门的现状还不能适应集团公司改革改制、加快发展的要求。个别干部作风不够扎实,小富即安、小胜则满,工作缺乏激情,对抢抓市场、抢抓机遇缺乏信心;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亟需提高;开拓创新能力、敬业爱岗精神、团结协作意识有待加强;整体素质与集团公司新形势的发展还不相适应。二是与兄弟单位相比我们没有可比优势,外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由于肥城老区煤矿受天然赋存条件劣势的影响,上组煤储量逐步枯竭,下组煤硫分高、灰分高、热质低,受水威胁大。目前可采储量中,受水威胁占63.7%,村庄压煤占30.6%,有效可采储量不足 3000万吨;梁宝寺新区村庄压煤占94%。我们既没有兄弟局的资源优势,也没有兄弟局的品种优势,更没有兄弟局的质量优势和区域优势,相对来讲,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加之大秦线、侯月线运能增加,外省煤大量涌入华东市场,与行业内单位、与省内兄弟单位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三是市场经济规律对煤炭市场的影响进一步加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到位,煤炭由需求过旺已转入到基本平衡,并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市场不确定因素还在增加。在发展新阶段、立足新起点,煤炭营销部门如何应对企业加快发展的新形势?如何吸取集团公司1997〜1998年间的销售教训,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如何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着这些问题和期待,我们认真学习了兖矿兴隆庄煤矿、莱芜钢铁厂等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的经验,并经过深刻思考、比较,一致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运销部门的一切经济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职工的全面发展,都需要在学习中改进,在学习中提高,在学习中发展,用全新的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来指导新实践、开创新局面,不断向建设学习型组织方面转变。
    
二、打基础、搭框架,健全创建机制
 
    我们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项崭新的管理理论,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建学习型组织仅有思想上的统一和认识上的到位是不够的,没有制度、架构做基础来保证也不可能顺利实现。为此,我们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夯实创建基础。一是行文下发了活动意见。2003年6月,我们在反复调研、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结合运销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在煤炭系统中创建学习型单位(科室)的意见》,对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原则、目标要求、主要内容和实现形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意见》下发后,各党支部坚持“从简、求实、活泼、有效”的原则,以提升运销工作的整体学习力为重点,以逐步构建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团体学习的学习体系为目标,鼓励干部职工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推动运销工作的整体上台阶、全面上水平。2004年7月,处党总支又根据上级对创建学习型单位、争当学习型员工以及“两学三争”活动的新要求,结合运销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创建学习型单位争当学习型员工的修订意见》,对8个学习型团队以及课题研究、表彰奖励等内容进行了完善和补充。二是建立了学习型团队。根据营销实际和工作分工,党总支初步确定建立了8个学习型团队,即党总支理论中心学习团队,市场开发研究团队,清欠工作研究团队,煤质洗煤、化验、铁路专用线、QC团队,调运管理研究团队,计划、财务、结算管理研究团队,党建工作研究团队、各党支部理论中心学习团队等。三是健全了学习制度。(1)“三个一”自学制度。即副科级以上干部坚持每天挤出一个小时学习;每半年自学或集体精读一本市场营销或企业管理方面的书;每年进行一次学习自检。(2)集体学习制度。8个学习型团队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半年或一年组织一次学习成果共享会。各支部主要以支部为单位组织职工学习。原则上周二为政治、业务学习日,周四为党工团学习活动时间,每次时间不低于1小时。学习坚持以学习业务为主,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并重的原则。(3)工作、课题研究制度。各团队制定出学习研究计划;确定学习研究课题;做好学习研究笔记;年底搞好学习研究总结。(4)岗位培训制度。每年争取副科级以上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参加机关党委、集团公司培训面要达到30%以上,并有计划地抽调专业骨干外出培训、考察学习,逐步形成全员岗位学习培训的体系。根据工作需要各学习型团队也可组织举办培训班。(5)考核奖惩制度。各学习型团队组长和各党支部书记、单位(科室)负责人全面负责搞好本团队、支部、单位(科室)创争活动的指导、检查与监督。党总支定期对创争活动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公布,作为年终评先树优和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处党政每年底组织人员专题检查,总结创争活动经验,采取不同形式对先进组织(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确保创建目标的实现。四是建立学习型职工书屋(书架)。我们采取捐献(每名领导干部至少捐3本书、每名党员至少捐2本书、每名职工至少捐1本书)、购买、订阅等形式,在处及下属支部建立了9个学习型职工书屋(架)。处专门购置了书橱,近3年共花费10余万元购买、订阅各类报刊杂志等40余份,充实了学习资料阅览室(架)。现共有图书、杂志等500余册,其中由干部职工捐献书籍近200册,基本上保证了职工学习必要的书籍。
    
    三、树理念、建愿景,推进活动开展
    
    创建学习型组织其实就是组织的学习,组织的学习必须要有明确的创建理念、清晰的团队愿景和顺畅的组织活动来引导。为此,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明确创建理念。我们把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的原则定为20字标准,即“自学为主,业务为重,讲求实效,提高素质,促进工作”。创建目标就是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逐步建立具有运销工作特色的学习教育体系,在运销系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完善人才培育和使用机制,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岗位职业技能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把运销系统逐步建成人人善于学习和自主管理的学习型组织。
    
    具体实现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达到“终身学习”的目标。使每个干部职工都清醒地认识到原有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和客观世界发展的迅速性,自觉形成一种危机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二是达到“全员学习”的目标。不仅要使运销系统的领导班子、副科级以上干部全身心投入学习,而且要使每一个职工都有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积极性。三是达到“团体学习”的目标。不但重视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全体干部职工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以便形成团体的整体作战能力。
    
    二是谋划团队愿景。《第五项修炼》明确指出,所谓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我们认为,没有共同愿景就不会有学习型组织。据此,我们结合运销实际,根据8个学习型团队的分工,按照简练、清晰、求实、有效的原则,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愿景。如,党总支理论中心学习团队的共同愿景是:学理论,头脑明,促工作,增水平。市场开发研究团队的共同愿景是:冷静分析形势,沉着应对市场;巩固重点户,发展直供户,开辟新用户;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清欠工作研究团队的共同愿景是:发扬“四千”精神,搞好煤款清欠。煤质洗煤、化验、铁路专用线、QC团队的共同愿景是:加强业务管理,改善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调运管理研究团队的共同愿景是:围绕市场抓车运,围绕流向排市场。计划、财务、结算管理研究团队的共同愿景是:熟悉业务,把握规律,掌握政策。党建工作研究团队的共同愿景是:把握党建工作规律,搞好运销党务工作。各党支部中心组学习团队的共同愿景是:理论清醒,政治坚定,维护大局,保持稳定。
    
    三是组织团队学习。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学习”的涵义已经拓展,包括研究、思考、讨论等。在组织团队学习中,我们坚持学习业务与学习政治并重、学习业务与营销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把组织职工学习业务作为重点,近两年内8个学习型团队先后开展了杨庄、曹庄、陶阳、查庄、国庄、白庄等6个洗煤厂技术改造和梁宝寺煤矿洗煤厂设备方案研究,组织了化验人员、洗煤跳汰机司机技术比武专题讨论,开发了煤质管理分析软件系统,召开党建专题研究会议2次,开展大小活动 25次,专题研究30余次,形成10余份技术成果,其中一份获得省技术成果奖,近20余人通过专业技术资格等考试。煤质洗煤学习型团队先后组织了煤质化验员和洗煤跳汰机司机技术比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外出人员每月一次集中“学习周”制度,先后集中组织省内外营销清欠人员学习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决定》、专题辅导、集团公司经济活动会议、政工例会等上级指示精神,收看了《有效管理者的8大工具》等先进管理理念,将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组织方式灵活多样,活动形式不拘一格,不仅克服了以前营销清欠人员学习管理松散的弊病,而且有效提高了营销清欠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四、抓重点、带全面,初步成效明显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持久战”、是“宏基伟业”,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在创建工作中就准确把握领导是关键、部门是重点、团队是基础的原则,注重抓好组织学习、改善心智模式、创新三个环节,从而带动了学习型组织的全面发展。
    
    一是抓学习这个基础环节。创建学习型组织,贵在学习。没有成效的学习,不能形成强烈的学习氛围,不能让学习成为干部、职工工作和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组织的学习力和创新力就少了成长的土壤。我们在这方面做到了“123”。(1)坚持了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多年来,我们运销部党总支一直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大力倡树“为工作而学习、不学习就干不好工作、学习也是工作”的观念,大兴学习之风,引导干部职工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超越。(2)兼顾两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在坚持学业务与学政治并重、学业务与营销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上,把组织职工学习业务作为重点。在学习内容上,我们既规定所有团队的“基础课程”,又结合各团队特点安排“专业课程”。如,我们要求全体职工普遍学习《宪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副科级以上干部普遍学习《企业法》、《公司法》、《工商管理概论》、《煤炭采制化基本知识》、《煤炭有关法律法规制度选编》等五本书。各专业组的学习内容自主安排,如调运管理团队专门学习铁路运输等知识,理论中心学习团队专门学习党建知识等。(3)突出三个特点。我们讲的学习,与传统的学习相比,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注重对于人的自身完善和提高。不局限于一般意义的获得知识和信息,更侧重于健康品格和心态的培育,侧重于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育。二是强调与工作不可分离的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这是我们关于学习的基本理念,我们鼓励干部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当作学习,通过一切形式的学习,融入到各项工作当中去,而不是把学习与实际工作割裂开来。三是突出团队学习。组织学习的主体应该是组织中的人,组织学习归根到底就是组织中或组织间人与人的交互作用过程。我们注重激发个人学习,通过个人能力的提高,带动团队整体能力的提高;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有效整合达到大家共享学习成果;通过交流深化团队学习,使学习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推动团队学习。
    
    二是抓心智改善这个关键环节。要产生变化首先要改变心智模式。如果恪守思维定势,即便有再多的几乎,有再大的潜能,我们也会视而不见,就不会从常规的状态中看到超越常规发展的条件和办法。多年形成的这种习惯心态,就是出了问题,有了麻烦,总是习惯归罪于外,甚至把责任推出去看成是一种能力。我们经过强化学习理念,培育不归于外的思想模式,使这种状态有了深刻的变化。如我们运销部领导班子成员,每个人都有分工和侧重,每年度或每个时期都有任务指标,这是根据市场调研、分析、综合决策作出的。假如完不成任务,在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时都互相埋怨互相指责,不是有了问题大家各自找自己的原因,找自己应该负的责任,找自己在这方面要解决的问题和方法,那么分析上十天半月也找不准根本原因。同样,我们对没有做过的事情,对于难做的事情习惯反应就是不可能,很难形成自我超越的积极性;改变了心智模式之后,首先要考虑怎样创造条件实现它,不是还就自我设立心理障碍,在干部和职工当中强化自我实现的理念,促使大家不受常规的限制,不被思想所束缚,敢于向自己和传统问为什么。如2004年2月,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加强市场调研,改善心智模式,让分管铁路运输的干部职工学会假设,打破了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实现了月度车运量超60万吨,创造了建局以来大月铁路运输也没有实现过62万吨的历史最好水平。
    
    三是抓创新这个核心环节。学习力最终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创新力是学习力直接的体现。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努力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让创新成为职工工作和生活的正常内容,建立一个激励创新的机制,形成人人可创新、事事可创新、时时可创新的新理念,和全员、全面、全过程的三全创新思想。我们认识到,创建学习型组织没有固定指标和模式,而是强化在把握学习型组织本质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各党支部、各科室都抓住自己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各种有效形式,显示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如省内、省外办事处就利用每月初召集外出营销人员分析形势、研究市场,聘请煤质、化验专业人员讲授采制样知识,既提升了营销人员的业务能力,也创新了学习形式,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另如,在今年4月份受胶济线铁路施工影响,潍坊以西的大用户运输不畅,我们就大胆创新,通过协商,与泰安、肥城汽运部门联合,通过汽车运输为大用户、直供户供货。截止到11月底,通过汽车给大用户增发煤炭近18万吨,既缓解了用户的燃眉之急,又适当排解了铁路运输瓶颈的制约问题。
    
    开展创建学习型单位以来,运销部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职工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在运销系统内部“坚持企业效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增强了,严格执行集团公司集中统管制度规定的意识增强了,“用户是上帝”的观念增强了,以质量求生存、靠信誉求发展、热情真诚为用户服务的风气蔚然成风,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明显增强,逐步形成了讲政治、讲效益、讲纪律、讲服务、讲团结、讲文明、讲奉献、讲创新的良好局面,近3年党总支发展新党员20名,预备党员转正6名,为党组织补充了新鲜血液。截止目前,全处已有正式党员97名,预备党员6名,党员人数占职工总数的47%;有 46名同志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占全处非党员职工人数的41 %;通过各种形式参加函授大专、本科、在职研究生和培训学习人数已达40多人。运销部整体工作也是连年开创新局面。近三年来,围绕集团公司实施煤炭销售集中统管的实际,以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两个调整”为主线,大力实施精煤战略和大用户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与80多家车运重点户、88家地销重点户建立了长期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精煤产量连年实现新跨越,2003年销售67万吨,2004年销售168万吨,预计2005年超 200万吨水平,彻底实现了肥城煤从以往以燃料公司为主向重点直接大用户的转变,实现了从以混煤用户为主向精煤、混煤用户持平的转变,连续三年商品煤销量、价格、货款回收、销售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商品煤销量663万吨,产销率为99 %,商品煤单价达400.50元/吨,实现销售收入266245万元,货款回收323741万元,将再创建局以来的最好销售经营业绩。这充分表明,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党组织对职工群众已具有了较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创建学习型组织对运销工作发展起到了“互促双丰”的作用,创争活动已在运销部取得初步成效。
    
    学习型组织是一门崭新的课题,创建学习型组织历久弥新。我们运销部党总支在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中尽管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我们深知,我们所做的离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实现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要求的还远远不够,还远远没有达到学习型组织“重新创造自我、重新认知世界”和“活出生命意义”的目标。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新的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借鉴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立足运销实际,继续深入探索,争取早日实现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变,为再创运销新业绩,为集团公司的加快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推荐内容

成为复杂系统管家的领导力之旅——《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推荐序 by Dr. Charlotte Roberts
畅销书《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全新升级、重磅上市!
邱昭良博士新书《知识炼金术》正式出版
你要的正确「复盘」操作,都在这里了(一文全掌握)
“U型学习法”——把握这4点,把复盘做到位!
邱昭良:真正会「复盘」的人,都做到了这5点
邱昭良:解读U型理论——U型理论的本源
邱昭良:企业MOOC怎么了?
邱昭良:从ATD 2018 看微课(微学习)的开发与应用
精品原创课程:《知识炼金术——企业知识萃取与运营的科学与艺术》

资讯排行

成为复杂系统管家的领导力之旅——《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推荐序 by Dr. Charlotte Roberts
畅销书《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全新升级、重磅上市!
邱昭良博士新书《知识炼金术》正式出版
你要的正确「复盘」操作,都在这里了(一文全掌握)
“U型学习法”——把握这4点,把复盘做到位!
邱昭良:真正会「复盘」的人,都做到了这5点
邱昭良:解读U型理论——U型理论的本源
邱昭良:企业MOOC怎么了?
邱昭良:从ATD 2018 看微课(微学习)的开发与应用
精品原创课程:《知识炼金术——企业知识萃取与运营的科学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