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好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欢迎您!

致 力 于 推 动 学 习 型 组 织 的 研 究 与 实 践

成为复杂系统管家的领导力之旅——《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推荐序 by Dr. Charlotte Roberts
搜索

最新动态:

首  页    |    学习型组织    |    复盘    |    系统思考    |    学习技术    |    知识管理    |    管理前沿    |    专家专栏    |    关于我们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8-2017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北京   京ICP备0500513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0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

>
>
>
提升知识管理系统效率 有Web2.0就容易

提升知识管理系统效率 有Web2.0就容易

作者:
佚名
来源:
《IT商业新闻网》
2013/10/30 00:00
   知识管理平台是知识管理成功实施的重要工具和保障,由于知识管理可以解决知识的采集、分类、存储、传播、共享等问题,因而有不少公司已经或者准备建立本公司的知识管理平台。与很多应用系统一样,知识管理平台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特别是Web 2.0的出现给知识管理带来很大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不提供对博客、维基等Web 2.0技术支持的知识管理系统就不能算做一个成功的知识管理系统。
   
    明确对知识管理系统的需求
 
    笔者所在的公司曾于2007年年初建立了一个以存储共享知识为主要目的临时知识管理平台,在知识管理导入初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用户的增多,员工们对于平台的使用意见逐渐多起来。首先,平台的互动性太差,比如员工发表的一篇文档得到其他同事的评论,他很可能要过一两个星期再次登录才能看到,这样就影响了作者对文档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其次,员工在编码遇到问题时在线求助,却迟迟收不到需要的反馈,知识对于工作的支持也就失去了意义;第三,平台各模块之间互相隔离,内容彼此分散。比如,“编码技术”栏目和“领域技术”栏目中都有开发文档,实际实现却无关联,员工使用时一头雾水,还额外增加了管理员的维护工作。
 
    在集中整理了这些需求建议后,我们感到知识管理平台改版升级已经迫在眉睫。为此,我们一边调查研究国内外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一边着手新平台的规划建设工作。
 
    根据企业业务发展和管理需要,可以把知识管理系统分为三个类型:一是整合型系统,设计时兼顾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的互相转化,提供不同来源知识的分类、存储、分享和利用,与企业信息系统一起组成企业知识门户,适用于信息化建设完善的大型企业; 第二种是动态型系统,偏重隐形知识的交流分享和应用,实现知识的动态管理;第三种是静态型系统,以知识信息的存储和共享为主,重点关注公司内显性知识的获取和再利用。后两类知识管理系统在中小企业应用较普遍。
 
    经过调研,我们明确了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即新改版升级的知识管理平台力求以知识库的建设管理为核心,实现知识链的动态增值管理,在原有基础上完善知识创造、知识分类、知识存储、知识共享、知识利用等功能,同时实现对割裂系统的整合,完成与项目管理平台相关资源的交互。
 
    知识管理系统的框架设计
 
    我们按照不同的知识来源和不同的知识活动,为知识管理平台设计了以下框架模块:
 
  • 信息发布模块   主要承担信息发布功能,为公司内外部相关信息的及时传播提供一个发布平台,使公司员工能及时了解公司与行业发展动态。此模块只有知识管理员有增加删改的权限。主要内容包括:公司动态、活动通知、管理制度、部门主页、行业资讯等。 
  • 知识积累与互动模块   为公司积累知识资产提供一个平台,同时为知识的共享和交流提供有效途径,促进知识的流动。此模块内容可以由公司内部员工协同一起完成。主要知识资产包括:技术知识、代码、组件、CASE、开源项目研究等。 
  • 培训园地模块  提供网上培训、在线学习、考试等。主要包括各类培训课程、员工网上学习的课堂、业务导师的指南等。  
  • 个人知识管理  为员工个人提供知识管理工具。 
  • 知识活动广告位  提供线下知识交流活动的线上广告和推广。 
  • 其他模块还包括与项目管理平台接口,其中的相关知识资源或工作成果通过知识管理平台进行发布与展示。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知识管理系统的规划中,我们增加了对Web 2.0技术的支持,提出利用Web 2.0技术来实现新的知识管理平台。
 
   加入Web 2.0元素
 
    尽管在调研中,我们并没有发现典型的应用Web 2.0技术的知识管理系统,但是我们认为,Web 2.0的理念与组织知识管理的实施和要求不谋而合。例如,知识管理中最根本的理念就是对知识型员工的尊重,对知识型员工尊重就是对知识本身、对知识的创造和知识产权的尊重,这类似于Web 2.0以人为中心,尊重个体;Web 2.0中的用户产生内容(UGC)也类似于企业中所有的知识共享都必须由不同流程、不同职位的员工共同创造,所有的用户都是开发者,所有的开发者都可以利用知识; 知识共享需要知识型员工首先要了解,互相信任,而了解和信任的最好地工具是社区,这也正是Web 2.0强调的概念和工具。
 
    实际上,在临时知识管理平台中我们就加入了Web 2.0元素之一——博客。当时,同事们维护博客的兴趣和热情非常高,是平台上更新和访问最高的一个模块。大多数同事借此树立了自己的技术品牌,比如有的博客专门阐述Java架构,有的跟踪业界系统集成技术,还有个别同事则侧重展示个人爱好(访问量位列前三的就有专门介绍欧美流行音乐的博客)。此外,通过网络认识的同事们经常会就某位博客发起的话题探讨辩论。鉴于博客在临时知识管理平台上得到了非常成功的应用,起到了既利于知识交流和个人品牌的建设又活跃了公司文化的双重效果。所以,在规划新知识管理平台时,我们大胆尝试,提出用维基(Wiki)、博客(Blog)、标记(Tag)等来实现大型公司知识门户具备的大部分功能。
 
    众所周知,WiKi原本就是为建设知识库而提供的一种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工具。它具有自组织、可汇聚、可增长、开放性等特点,参与者可平等、自由地参与,完全可实现我们要求的知识创建、分享、审核、评价、监控等功能。
 
    Blog可以实现个人空间模块的功能,这样沿袭了临时知识管理平台的这一功能,继续用作员工个人知识管理的工具。
 
    Tag用在知识管理中是指将知识指定多个属性,通过Tag使知识与知识、人与人、人与知识之间产生关联,从而弥补了对知识分类的不足。其神奇之处在于促进分享,同时再结合用搜索引擎可以实现知识发现。
 
    借助开源软件降低开发难度
 
    这几项技术中,WiKi对研发人员而言是相对陌生的,他们大都没使用过WiKi,连它的编辑规则都不熟悉,更别说要开发它了。为此,我们选择国外某一著名的开源WiKi软件(Gforge)开始学习摸索。
 
    经过两个多月的研究、分析,研发人员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这套开源WiKi软件自身功能很强大,稍做修改就可以满足我们提出的应用需求。比如,利用它最核心的知识互动和知识发现功能,所有用户都可以创建编辑知识条目; 同时标签搜索、关键词搜索、全文搜索的多样化选择也极大地方便了员工查找应用知识; 而根据关键词、标签的搜索频率产生的“最热门关键词”和“最受欢迎标签”、“最热知识”等,可为知识审查提供参考。另外,知识贡献积分、平台知识新增量、平台/个人知识存量等统计也可实现,这下知识管理员最高兴了,因为其工作量大大减轻。
 
    不过,也有一些功能是这套开源WiKi软件所没有的,这些功能必须在开源软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例如,必须在知识管理平台上集成即时通信工具,包括公司的IM和电子邮件以及便捷地实现知识流的动态维护。这一功能可以很好地解决临时知识管理平台存在的互动不及时问题,实现知识主动推送、系统根据用户创建、编辑、浏览的知识、搜索关键词、个人设定知识范围等,将员工与其感兴趣的知识联系起来,为其主动推送知识。另外,知识管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E- Learning提供培训、考试的全流程,包括从内容创建到内容学习,也需要单独开发。
 
    经过三个月的开发,采用WiKi、Blog、Tag等Web 2.0技术构建的知识管理平台已经于今年5月完成正式上线,使用至今。实践表明,新知识管理平台借助Web 2.0满足了知识管理的本质要求:尊重知识型员工自我管理,提倡交流分享。

推荐内容

成为复杂系统管家的领导力之旅——《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推荐序 by Dr. Charlotte Roberts
畅销书《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全新升级、重磅上市!
邱昭良博士新书《知识炼金术》正式出版
你要的正确「复盘」操作,都在这里了(一文全掌握)
“U型学习法”——把握这4点,把复盘做到位!
邱昭良:真正会「复盘」的人,都做到了这5点
邱昭良:解读U型理论——U型理论的本源
邱昭良:企业MOOC怎么了?
邱昭良:从ATD 2018 看微课(微学习)的开发与应用
精品原创课程:《知识炼金术——企业知识萃取与运营的科学与艺术》

资讯排行

成为复杂系统管家的领导力之旅——《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推荐序 by Dr. Charlotte Roberts
畅销书《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全新升级、重磅上市!
邱昭良博士新书《知识炼金术》正式出版
你要的正确「复盘」操作,都在这里了(一文全掌握)
“U型学习法”——把握这4点,把复盘做到位!
邱昭良:真正会「复盘」的人,都做到了这5点
邱昭良:解读U型理论——U型理论的本源
邱昭良:企业MOOC怎么了?
邱昭良:从ATD 2018 看微课(微学习)的开发与应用
精品原创课程:《知识炼金术——企业知识萃取与运营的科学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