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好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欢迎您!

致 力 于 推 动 学 习 型 组 织 的 研 究 与 实 践

成为复杂系统管家的领导力之旅——《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推荐序 by Dr. Charlotte Roberts
搜索

最新动态:

首  页    |    学习型组织    |    复盘    |    系统思考    |    学习技术    |    知识管理    |    管理前沿    |    专家专栏    |    关于我们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8-2017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北京   京ICP备0500513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0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

>
>
>
保持功能发展与能力发展的动平衡

保持功能发展与能力发展的动平衡

作者:
孙延海
来源: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
2014/08/10 00:00
每一个企业都在争取功能发展。企业功能指的是一个企业在经济领域承担的任务或发挥的作用,是一个企业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并通过某些工作职能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活动的总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企业功能不是一个企业向市场提供单项产品或服务的活动,而是这些生产活动的总和。一个企业向市场提供单项产品或服务的活动只是企业功能的一部分。相对于提供单项产品或服务的活动,“企业功能”是一个整体性概念。提供单项产品或服务的活动是树木,企业功能是森林。我们之所以要关注企业功能,就是为了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整体性地研究,就是为了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至于什么是“发展”,这是一个在理论上已经解决了的问题。经济学家们已经说得很清楚:发展不是量变,而是质变。我认为,也可以把“质变”理解为飞跃、变革、创新或突破,因为这些概念的涵义是大致相同的。人们对“发展”这个概念的错误理解不是发生在学术领域,而是发生在实践领域。在实践领域,尤其是在经济领域,许多人使用“发展”这个概念都不准确,都不善于把握发展与增长的本质区别,都习惯于把增长说成“发展”,或者是把发展与增长笼统地说成“发展”。其实,增长并不是发展本身,而是发展结果。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行业还是一个企业,只要有经济发展,就会有经济增长;只要有大的经济发展,就会有大的经济增长;只要有持续的经济发展,就会有持续的经济增长。这个道理其实不难理解:如果在产品、技术、体制、机制、营销、管理等方面没有飞跃、没有变革、没有创新、没有突破,总是守住老的一套不变,各项经济指标怎能实现增长呢?发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增长。发展是增长的手段,增长是发展的目的。我们既不要离开增长空谈发展,也不要离开发展空谈增长。
 
只要搞清楚什么是“企业功能”、什么是“发展”,就容易搞清楚什么是“企业功能发展”了。所谓“企业功能发展”就是企业功能的质变、飞跃、变革、创新或突破。企业功能发展只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方面。企业发展不仅表现在功能发展方面,而且表现在其它方面,比如表现在技术发展、管理发展、营销发展、体制发展、机制发展、文化发展等方面。企业在功能方面需要飞跃、变革、创新或突破,在其它方面也需要飞跃、变革、创新或突破。每一个企业都要争取全面发展,既不要忽视功能发展,也不要忽视其它方面的发展。许多人在企业发展与企业功能发展之间划等号,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
 
为了争取企业功能发展,首先要正确选择企业功能发展方向。一提到企业功能发展方向,许多人就会想起专业化与多元化之争。我认为,尽管专业化或多元化的确是可供选择的企业功能发展方向,但是可供选择的企业功能发展方向却不仅有专业化和多元化两个。我通过研究发现:可供选择的企业功能发展方向至少有六个:一个是专业化,一个是多元化,一个是更新化,一个是优质化,一个是优序化,一个是规模化。专业化就是减少企业的经营种类,或者是减少企业的工作职能。例如:一个企业集团把非主营业务砍掉一两种就是朝着专业化方向迈了一步;一个机械制造厂把零部件加工扩散出去一部分,或者把物资运输任务包给物流公司也是朝着专业化方向迈了一步。多元化就是增加企业的经营种类,或者是增加企业的工作职能。例如:生产摩托车的公司开发生产干红葡萄酒就是多元化,一个公司收回外包业务自己干也是多元化。更新化就是既不减少经营种类,也不增加经营种类,而是用新的经营种类代替旧的经营种类。例如:格兰仕10年前是生产羽绒服的,后来转产微波炉,走的就是更新化发展道路。优质化就是提高原有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我们各地有许多名小吃,这些企业多少年来既不是在增加经营种类上下功夫,也不是在减少经营种类上下功夫,并且也不是在更新经营种类上下功夫,而是主要在提高原有产品及服务质量上下功夫,结果都出了名,有的成了拥有一百年、几百年历史的著名企业。优质化也是一种企业功能发展,例如我们对生产优质酒与生产劣质酒的企业功能是不能等量齐观的。优序化就是优化企业原有经营种类的摆位顺序。例如:有个企业原来生产甲乙丙三类产品并以生产甲类产品为主,如果适应市场变化改为以生产乙类产品或丙类产品为主,那么这就是优序化了。优序化也是一种功能发展,或者说也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功能发展方向。规模化是什么呢?规模化是在保持原有经营种类、产品或服务质量或摆位顺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采取某些措施扩大经营规模。增加生产线能够扩大经营规模,开展连锁经营也能够扩大经营规模。美国通用汽车是靠增加生产线显著扩大经营规模的典型,而沃尔玛是靠开展连锁经营显著扩大经营规模的典型。提高设备单产水平也能显著扩大经营规模,这种做法在化工、冶金、发电等许多行业都比较普遍。扩大经营规模还可以采取企业兼并等。
 
无论选择哪一个企业功能发展方向都有其特定的经济目的。选择专业化发展方向是为了从集中资源中求效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搞好任何一种经营都越来越不容易,如果经营战线太长、工作职能太多,很可能哪一种经营都搞不好。选择多元化发展方向或者是为了争取多种收益,或者是为了支持主业,或者是为了分散经营风险。总之,在投资决策者看来,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是有某种道理的,是有利可图的。选择更新化是为了从涉足新的产业中求效益。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一般具有风险大效益也大的显著特点。有些企业不满足于在传统产业领域拼搏,而是希望在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方面做一些新的尝试,于是就选择了辞旧迎新或者说是“鲤鱼跳龙门”式的发展道路。选择优质化发展方向是为了从优质优价、名牌高价中求效益。这些企业崇尚完美、注重细节和喜欢精益求精,无论生产什么都力求使它成为精品和名牌,并争取做到百年不倒。选择优序化发展方向是为了从优化现有产品结构中求效益。二十年前我们看到的货运汽车大多数是中型货车,现在看到的货运汽车大多数是小型或大型货车,原因就是汽车制造厂调整了原有产品结构。选择规模化发展方向是为了从规模经济中求效益。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这是人所共知的经济学原理。
 
不过,就一般情况而言,我国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还是应该少搞一点多元化,因为多元化虽然也有一定好处,但毕竟弊端实在太多。国内外靠走多元化道路而取得成功的企业实在不多,尤其是在发展初期靠走多元化道路而取得成功的企业更为少见。我国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一般都处于发展初期,各种资源与能力十分有限,一般都没有资格搞多元化,走多元化道路往往是误入歧途的表现。
 
企业不但要争取功能发展,而且要争取能力发展。企业功能与企业能力反映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企业功能指的是一个企业在经济领域承担任务,而企业能力指的是一个企业在经济领域凭什么能够承担这些任务;企业功能是企业能力的外在表现,而企业能力是企业功能的内在依据。总之,企业功能与企业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依存的,谁也离不开谁。
 
企业能力是一种复合能力,其中包括人、财、物、环境等方面的要素能力,包括技术、生产、采购、销售、运输、协作、公关等方面的横向能力,包括战略、战术、操作等方面的纵向能力,还包括学习、调整、创新等方面的动态能力。企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不是各种能力的无机拼凑,而是各种能力的有机组合。企业能力是质与量的统一。企业能力是可发展能力。
 
因为企业功能与企业能力存在互相依存的关系,所以企业在谋划功能发展的时候,一定要同时谋划能力发展,一定要搞好功能发展与能力发展的动平衡。企业功能要朝专业化发展,就一定要努力提高把主业做大做强的能力;要朝多元化发展,就一定要努力提高同时把几种产品或服务做大做强的能力;要朝更新化发展,就一定要努力提高把新的产品或服务做大做强的能力;要朝优质化发展,就一定要努力提高质量改进的能力;要朝优序化发展,就一定要努力提高把优先发展的产品或服务做大做强的能力;要朝规模化发展,就一定要努力提高扩能改造、连锁经营、企业兼并等方面的能力。许多企业什么都想干,好像什么都能干;什么都想干大,好像什么都能干大:什么都想干好,好像什么都能干好。这些企业很少认真地想一想,如果不解决企业能力发展问题,对企业功能发展的任何设想都只不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或幻想。
 
在一般情况下,原有企业功能与企业能力是基本平衡的。只要争取企业功能发展,就会出现企业功能与企业能力之间的矛盾,有时是非常尖锐的矛盾。这时候原有的平衡就被打破了,出现了不平衡,这是一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在企业功能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平衡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因为它可以促进企业能力的发展。面对企业功能与企业能力出现的新矛盾,正确的态度是千方百计地提高企业能力。有些领导由于害怕出现这种矛盾而拒绝企业功能发展,有些领导只知道追求企业功能发展而忽视企业能力发展,有些领导由于高估企业能力而盲目追求企业功能发展,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都是对企业有害的。
 
谋划企业能力发展要重点谋划核心人才发展。企业功能发展方向确定之后,核心人才就是决定性的因素。一般员工易找,核心人才难寻。如果不千方百计地解决核心人才问题,谋划企业功能发展的任何努力都将失去意义。解决核心人才问题的出路无非有二:一是培养,二是引进。培养、引进核心人才一靠诚意,二靠慧眼、三靠耐心。使用核心人才一定要有诚意,要切实尊重他们的价值、需求与情感。识别核心人才一定要有慧眼,否则不是漏掉就是用错。培养或寻找核心人才一定要有耐心,因为如果核心人才容易培养或寻找就不是核心人才了。

推荐内容

成为复杂系统管家的领导力之旅——《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推荐序 by Dr. Charlotte Roberts
畅销书《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全新升级、重磅上市!
邱昭良博士新书《知识炼金术》正式出版
你要的正确「复盘」操作,都在这里了(一文全掌握)
“U型学习法”——把握这4点,把复盘做到位!
邱昭良:真正会「复盘」的人,都做到了这5点
邱昭良:解读U型理论——U型理论的本源
邱昭良:企业MOOC怎么了?
邱昭良:从ATD 2018 看微课(微学习)的开发与应用
精品原创课程:《知识炼金术——企业知识萃取与运营的科学与艺术》

资讯排行

成为复杂系统管家的领导力之旅——《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推荐序 by Dr. Charlotte Roberts
畅销书《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全新升级、重磅上市!
邱昭良博士新书《知识炼金术》正式出版
你要的正确「复盘」操作,都在这里了(一文全掌握)
“U型学习法”——把握这4点,把复盘做到位!
邱昭良:真正会「复盘」的人,都做到了这5点
邱昭良:解读U型理论——U型理论的本源
邱昭良:企业MOOC怎么了?
邱昭良:从ATD 2018 看微课(微学习)的开发与应用
精品原创课程:《知识炼金术——企业知识萃取与运营的科学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