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好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欢迎您!
致 力 于 推 动 学 习 型 组 织 的 研 究 与 实 践
整合:消除IT与业务鸿沟
作者:
来源:
中国电子报
2014/02/07 00:00
IBM像IT产业的标杆,每一次理念的推出都会成为产业主导潮流。
IBM从去年开始举起了“整合”的旗帜,随后很多厂商也加入了整合的阵营,整合成为IT产业里最热门的词汇,那么,“整合”的背后究竟代表了一种怎样的产业需求?
“信息孤岛”是信息化进程中多年来的顽疾,为了实现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用户开始了漫长的集成之路。最早是采用定制化编程的方式,然后出现了能够同时连接多个应用系统的集成平台,但不同集成平台之间却无法通话。
正当集成平台销售得如火如荼却存在始终无法逾越的问题时,XML、Web Services、SOA这些标准和架构开始被人们重视,中间件成为集成问题的新解药,于是IBM提出了系统整合的概念。
“整合”要解决的最大矛盾是业务与IT之间的脱节,使得IT与业务水乳交融。这是整个IT产业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
使业务跟IT可以合拍的技术需要有这样的特征:模块化,面向业务功能的IT服务,并在一个异构的环境之下打通不同的协议、语言、平台,达成通用,也就是说在软件方面实现即插即用。在异构的环境之下怎样实现通用?这就是整合技术要解决的。
IBM给整合计算的定义是,通过建立基于开放标准的、统一的、高效的、易于管理的IT基础平台,通过SOA与Workplace实现企业IT从前台用户端到后台服务器端的人员、流程、信息的相互整合,从而灵活地配置企业的内外部IT资源,使企业在面对市场需求、市场机遇时,或当竞争威胁出现时,能够迅速响应,实施随需应变的企业战略。 IBM为解决整合问题提供了IBM Workplace(客户端技术)和SOA(面向服务架构)两大法宝。
SOA化就是组件化,例如一个库存管理模块,在库存盘点、仓库管理以及终端零售点中都需要它,在不同的场合它将扮演不同的角色。但其本质却是相同的,与其维护一个端到端的操作过程,不如维护类似于库存管理这样的关键组件。如果每个小模块都是精雕细琢的,无论它是自己做的、买来的抑或是租借而来,最后的整合一定是浑然天成。
前端的工作环境日益复杂,客户端的多样化也使得客户端管理成为难题,虽然不同的客户端可以跨越不同的平台工作,但如果无法对它们进行集中管理,那企业的IT管理人员必须亲自维护每一个客户端,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因此,IBM推荐了Workplace来进行客户端整合。
在整合的蓝图下,IBM脚踏实地地向前推进,从去年推出这个整合的概念到今年,IBM推出了许许多多的产品,包括最近大家看到的我们在客户端的WorkPlace产品等一系列新产品的问世,而且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整合带给中小企业竞争力
“信息孤岛”是不是大企业或者有多年信息化基础的客户才会遇到的问题?整合对于中小企业到底有没有意见?中小企业作为市场上的生力军,IT业界的整合潮流与他们是否无关?
到今天的Internet时代,互联网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计算能力,计算机的发展、计算能力的提高是如此迅猛,网络是如此普及,以至于每个人都可以计算,每个人都可以提高自己的生产力。
可是怎么协调这种生产力?怎么协调这种计算能力,使得它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生产,一个有组织的发展?我认为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整合所有能力。
同样,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无论是大企业、小企业,无论你在地球上哪一个地方,只要你有能力,你都能参与竞争,而且你的机会比以前多得多。与此同时,持续创新及全球范围内价值链的重组,使得每一个企业要一直不断进行转型。
中小企业更具有创新的压力和动力,也更需要与价值链进行紧密整合,并专注于你所擅长的部分来发展你的核心竞争力。你的业务流程会包给别人,因为会有人比你做得更专业。公司会不断地面临兼并以及分拆,也可能把自己的业务拆成新的公司。对于IT来讲所有一切的要求需要一个自动化的,并且是整合的IT。
所以,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需要通过整合,将业务变得更加随需应变。
知识汇聚与分享产生新流程
IBM一直倡导“知识管理”的理念,并为知识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如何利用知识来进行创新是企业里非常重要的课题。知识管理实际上不是一个新概念,对于知识管理的讨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最大的转变,就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企业必须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才能够生存发展。因此,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所有企业的必然要求。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的保护伞逐渐被收起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变得势在必行,而知识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许多有远见、希望长久发展的企业已经纷纷开始着手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建设了。在这些企业中,不仅仅有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也包括像石油石化、制造等传统行业的企业。
我们可以看到,知识管理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研究水平,而是有很多企业已经付诸实践的,而且被证明确实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当知识在企业资源中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一些有远见的企业执行官(CEO)就开始思考应如何有效发展企业的知识资产。
由于知识在企业中分布于每一个成员身上以及单位各部门之中,通常企业的信息中心关注的重点在计算机技术上,组织中并没有一个功能部门足以承担知识取得、流通、整合、发展、创新的任务,甚至组织也无人清楚到底有多少知识的存量,以及何谓未来知识发展的方向与策略。因此,一些有远见的企业执行官就认为有必要指派一位资深的高层主管来研究、规划、推动有关发展知识资产的工作,并委以CKO这样的职责。目前,在少数公司中已经拥有CKO(企业知识长官)的职位。
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不同于企业以往就事论事式的单一项目建设,而是一种企业管理思路的实现。它不仅仅包括信息系统范畴的内容,还包括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等内容。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将以知识的积累、共享、交流为手段,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最终目标,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将受益。
信息技术为企业构筑知识管理平台提供了可能,而知识管理又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一种科学的建设思路。IBM认为,对于将知识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知识的汇聚与分享以及创新将产生一种新的流程,而IBM的Lotous将在知识管理中提供很好的支撑。
( 左洪系IBM公司大中华区软件集团市场总监,本文根据记者访谈整理)
上一篇:
企业信息化的十条原则
企业信息化成功推进的三维六面分析
下一篇:
推荐内容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