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好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欢迎您!
致 力 于 推 动 学 习 型 组 织 的 研 究 与 实 践
创造力的天敌
作者:
来源:
《远见》杂志
2013/11/28 01:37
朋友实验室有个博士后研究员的缺,我想推荐我的学生,他不要,说他要找外国的博士,我说土博士不输给洋博士呀!他说,不是这个原因,台湾本土训练出来的学生,思维方式都很相似,碰到问题都是从相同的方面来思考,不容易突破,外国人的文化背景跟我们不同,他们看同一件事时角度跟我们不同,常会有创意出来。这点我完全同意,我们实验室有位丹麦的博士后研究员,每次遇到研究瓶颈,他都能提出很好的建议。
创造力在学术上的定义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创造力不是去发明新的东西,而是从已经有的东西里面,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这是为什么要脑力激荡、集思广益,才会有新的点子出来。一个实验室的成员同构型太高,就不会有创意,因为我们是思想的奴隶、心智的桎梏(mental set)。
有一个很好的实验说明习惯是创造力最大的敌人。这个实验是给学生看A、B、C三个水瓶,A瓶容量23公升、B瓶129公升、C瓶3公升,请学生用这三个不同的水瓶量出100公升的水来。学生就用129-23-3-3=100(B—A—2C)得到正确答案。第二题、第三题皆是B—A—2C得到正确答案,到第五题后,学生已经习惯套公式,等到第六题,A为23公升,B为49公升,C为3公升,要量20公升的水时,学生想都不想就去套公式,不会看到直接A—C就可以了。
但是,另一组从来不曾接触过B—A—2C题目的学生,他们看到第六题时,会马上从23公升减3公升得到20公升,绝对不会去走远路。这个实验,让我们知道人多么容易被习惯绑住,不再用大脑去想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我们知道二十一世纪的财富在脑力,我们应该尽量争取人才,再提升我们的竞争力。目前台湾的开放程度不够,我们看到大陆有「引智计划」,每年想吸收四十万个外籍专家,韩国推出「外国人生活环境改善」的五年计划,新加坡更是早就已在大量招募海外的人才,他们的目标是达到一百万人。反观我们还在锁国,外籍人士要三张证照:外侨居留证、应聘居留签证、工作许可证,才能在台工作,手续繁复不说,最麻烦的是它们分属不同机构掌管,办一个证件要跑断腿,外国人视为畏途。
我们过去一直把外国人当作分一杯羹的对手,防范、刁难他们。其实,在脑力竞争的世纪,我们需要全世界最优秀的大脑来为我们做事,共同创业。有创业才会有就业机会。只要这个心态一改,「外人」就变成「内人」、刁难变成争取。当然,最主要的是,我们培养自己人才时要多元化,鼓励学生多阅读,多体验不同文化,来增加他大脑神经回路的连接,这样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创意自然出现,我们才有竞争的本钱。
(作者为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特约专栏作者)
上一篇:
如果生活充满否定句
一生至少做一件对别人有益的事
下一篇:
推荐内容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