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好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欢迎您!
致 力 于 推 动 学 习 型 组 织 的 研 究 与 实 践
邱昭良:个人复盘的两重局限与四项行动建议
复盘作为一种简单易用的个人学习和成长的方法,的确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如果你能够把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项目,都变成自己学习的来源、成长的阶梯,那么我们就可以更快的成长,迈向成功。但是,结合我对复盘的研究与实践,我想提醒大家:尽管复盘看起来逻辑很简单,步骤也不复杂,但是,要想真正做到位,从具体事件的回顾、分析中找到一般性的规律或者可以复制、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并不容易。
事实上,在管理学大师詹姆斯·马奇看来,虽然从经验中学习是我们人类的基本学习方式之一,因其简单、实用而被广泛采用,有着独特的价值,但是,经验并非总是最好的老师。从经验中学习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复盘的两重局限性
概括而言,从经验中学习的局限性包括两个维度:一是个体学习的局限,二是经验本身的局限。
一方面,从个体学习的角度讲,我们每个人的悟性都是有差异的,很多人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不能从纷繁复杂的细节中识别出真正起作用的关键要素,不能从大量噪声中识别出微弱的但是真正有价值的信号,因此,即便你按照复盘的基本逻辑与一般步骤进行了复盘,也未必能抓住关键、找到根因,这样,你总结出来的所谓经验与教训,很可能是错误的,下次遇到类似事件,再做一次,仍然可能是不管用的。
同时,个体学习还存在诸如选择性观察、认知偏差、不当归因、固化的心智模式(或思维定式)等局限,也会影响到复盘学习的效果。
另一方面,从经验中学习面临的最大挑战,还不在于我们个人的学习力和思维力,更大的困难其实在于经验本身。对此,詹姆斯·马奇在《经验的疆界》一书中指出,从经验中学习,事实上存在着如下三项局限:
-
第一,历史的局限性:你所经历的历史其实只是众多可能历史的一种,这里面必然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
第二,经验的模糊性:在现实世界中,影响我们行为和结果的因素很多,甚至非常微妙、复杂,盘根错节,相互影响,如果不具备高超的系统思考能力和悟性,一般人很难把因果结构梳理清楚;
-
第三,诠释的多样性:胡适曾经说过: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学家瓦莱利也曾讲过:历史可以给你想得出的任何结论,提供佐证。因此,由于这些限制因素,你复盘得出的结论,其实并不一定就是规律,甚至也不是最优的做法。
因此,如果你仅仅认为复盘就是那么一个四步法或者是很简单的一个过程,浮皮潦草地对待,即便你做了很多次所谓的复盘,也是白搭。相反,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复盘的局限性,对复盘保持敬畏之心,认真对待,才能充分发挥复盘这种学习方法的价值。
做好个人复盘的四项行动建议
那么,怎么能够做好个人复盘呢?
在我的《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第3版)》中,我给大家提了以下四项行动建议。
第1,坦然地面对自己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不够狠,成功了,很容易沾沾自喜,把成绩和功劳归功于自己,认为自己很牛,如果失败了,也经常会找出一大堆外部的原因或者借口,来文过饰非,认为自己已经努力了,自己并没有过错或不足。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很难从复盘中真正产生学习和进步。所以,第一点建议,就是,成功了多望望窗外,找找客观原因,失败了,多照照镜子,反思自身的原因。
同时,我们每个人也要认识到自身思维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或者思维定势,有可能在复盘过程中,找不到根因,或者钻入了死胡同,所以,在做复盘时,一定要冷静、客观,实事求是,以开放的心态,批判式的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种可能性,并且,努力地学会换位思考,多从不同的维度或角度去想一想,帮助自己能够从全面、深入、动态地看问题。争取找到根因、把握关键、看清趋势。在这方面,系统思考是一项必备的核心技能。
第2,先僵化后优化
也就是说,如果你还没有能够养成反思的习惯,或者对复盘内在的逻辑和思维脉络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建议大家先按照复盘的基本逻辑与一般步骤,按部就班的去做,这叫做“僵化”。等到你对整个复盘的内在逻辑和它的思维脉络都非常清楚了,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地进行适当取舍。
第3,记录要点并且定期回顾
因为如果我们不记录下来,复盘中的一些思考,随着你睡醒了一觉或者工作一忙,可能就把这些东西忘掉了,包括你当时分析的一些原因。以及制定的行动计划,都没有一个书面的记录,也不便于大家采取实际的改进措施,容易流于形式,见不到效果。
此外,如果你能够把复盘结果记录下来,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看一看同类型的或者相关联的事件,我们在复盘过程中有没有一些共性的问题,或者深层次的一些原因,这样的话,可能让我们看到自己平常看不到的一些东西。这就是乔哈利之窗中提到的“我不知道自己知道的”或者“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
第4,坚持、形成习惯
就像古人所讲,吾日三省吾身,如果你只是偶尔的去做一次复盘,虽然也有价值,但是,很难坚持,你的收获和进步也就比较缓慢。
要想充分发挥复盘的威力,我们还是应该努力的形成习惯,日积月累,不仅可以积少成多,而且有助于锻炼、提升自己的思考力,从而能够更快地进步、成长、迈向成功。
需要指出的是,复盘作为一种通用的从经验中学习的方法论,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团队一起研讨、学习与分享。甚至在我看来,团队复盘的威力更大于个人复盘,它可以突破我们个人的思维定式,从不同的视角、汇集各方面的观点,做到1+1>2的协同效应,让我们做到“三个臭皮匠,顶的上一个诸葛亮”。
当然,团队复盘的操作手法更为复杂,遇到的挑战也很多,在我的新书《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中,我总结出了团队复盘可能遇到的25个坑,以及实用性很强的引导团队复盘的”三阶九步法”和十余种方法与工具,感兴趣的朋友,尤其是带团队、做项目的小伙伴,都值得一看。
推荐内容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