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好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欢迎您!
致 力 于 推 动 学 习 型 组 织 的 研 究 与 实 践
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标准和途径
1 什么是学习型社会?
为什么今天创建的才是学习型社会,而自然经济社会和以往的大工业社会还算不上学习型社会?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今天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平台,把许多人都联系在一起了。人们的学习不再只是面对书本,不再只是面对老师,而是可以实现许多人多种方式的互动,于是学习社会化了,组织化了。这种社会化、组织化不是靠政治和行政或经济手段强制或半强制组织起来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习型社会的创建离不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只有信息化达到一定水平,才能给社会性的学习提供全新的平台和广阔的学习空间,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手段,提供大量的学习信息和知识,也提供更多的反思机会。因此,一个地方、一个组织信息化的水平往往可以影响学习型社会创建的程度。所以评价一个学习型社会,社会信息化、组织内部信息化程度及其在学习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应该是第一个衡量的标准。离开这个标准,无论学习活动搞得如何轰轰烈烈,那只能是传统的学习,或者政治化的学习,或者是走向真正学习型组织之前的“前学习型组织”,而不是真正的学习型组织。
2 谁来学:是个人还是组织和社会
学习型社会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网络把人们联系起来,通过网络这个知识流通和信息共享的平台进行新学习,这种学习当然要每一个个体参与,但并不仅仅局限于个体的学习,而应该是社会化、组织化的学习。社会化、组织化的学习,才是学习型社会学习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特点。因此,学习型组织不能仅仅理解成全员学习,学习型社会也不能仅仅理解为人人学习,离开现代意义上的组织化、社会化学习,任何学习都不能算作是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
判断一个社会是否是学习型社会,应该看社会中各种组织的现代学习能力,看整个社会的现代学习能力。看这些组织和整个社会是否能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通过反思不断地超越自己,超越自己原来的组织结构、超越自己原来的组织战略、超越原来的组织文化,从而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这才是判断学习型社会的尺度。
3 学习什么:新知识、新理念和如何工作与生活
学习型社会学习什么?在一些人那里,仍然延续若干年前的观念,一说到学习,强调的就是政治学习,但并不能局限于此。学习型社会应该学习的,首先是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理念。当然,与此同时也应该学习那些应该保持的传统中优秀的东西。在这些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和改善我们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把学习局限在新知识和新技能上,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学习理解为是思维方式的根本反思和完善,是对思维方式的超越,是对整个社会理念和行为的超越,是对整个社会运作方式的反思和完善,那么这才是学习型社会。
4 什么方式:互动式、全员、终身学习
传统社会中的学习是孤立式和师生直接传授式的,尽管也会有一定规模的研讨,但并不能形成超越时间、空间限制的广泛的互动。但是,互联网的出现为改变这种局面提供了可能。广泛互动,这是新时代学习的最为重要的特点,这也是组织化学习、社会化学习的最为实质性的内涵。只有理解广泛互动式的学习,才能进一步理解学习型社会,理解学习型社会中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特定的含义。
5 什么组织结构:在学习中改造原有的组织结构
一个组织和社会在网络时代应该有的新的结构、机制是什么呢?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所阐述的就是具有扁平化、咨询化和开放化的组织在学习上所应有的管理方式。
为什么一个组织要扁平化、咨询化、开放化这“三化”?当计算机和网络普及之后,当一个组织采用网络管理以后,如果这里仍然保持等级森严的金字塔结构,就不利于信息流通,网络的作用就无法发挥出来。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原有组织进行“扁平化”改造,减少组织层次,允许信息“越级”的、多向的流通。同样道理,如果在组织内部不能实现互相咨询(例如所有成员之间、管理者之间),信息不对内对外开放,那么网络也是形同虚设,造成资源浪费。一个现代的组织和社会,必须实现这“三化”,这是“学习型”之说的精华和灵魂。“三化”对一个组织和社会的要求,集中为一点,就是追求一个组织的活力,把组织变为活的组织。离开这“三化”只是去强调“五项修炼”,学到的并不是 “学习型”,而是一些皮毛。从这种意义上说,搞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在推进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变革和改造组织结构和机制,这才是学习到了骨头里。
6 怎样管理?
一个学习型组织应该怎样进行管理?对此彼得·圣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归结出了五个基本方面。这五项修炼的内容就是: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在这几项内容中,他特别强调“系统思考”贯穿始终的具有灵魂般的意义。建立共同愿景,就是一个组织确定学习的目标;进行团队学习,就是组织学习的方式;系统思考,就是进行组织学习和学习管理的思维方法;改善心智模式,就是组织学习的效果;自我超越,就是组织学习的境界。
“五项修炼”并不是学习型组织的唯一管理方式,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方式必定会随着实践而不断发展,但是无疑它是对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第一次系统的概括,今后这方面任何理论的发展都不能不承认其奠基作用。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包括建设学习型政党,都不能离开对它的借鉴和运用。
7 学习型社会创建的标准是什么?
学习型社会创建的标准应该包括10个方面:一定的信息化基础和知识共享的平台;以学习新知识为主要内容;终身化、互动化、工作化、组织化、社会化的学习方式;扁平化、咨询化、开放化的组织构造;充分激励学习和创新的机制;以增强个人、组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多元化的人才成功的机制;灵活、开放的观念;建设多种学习的载体;发挥先导群体的作用并带动普通群体学习;包括“五项修炼”在内的系统的管理方式。当然,要真正确立学习型社会的标准,还需要把上述条件进一步具体化,有的还需要数字化,以便严格地对有关内容加以衡量。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总编)
推荐内容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