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好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欢迎您!

致 力 于 推 动 学 习 型 组 织 的 研 究 与 实 践

成为复杂系统管家的领导力之旅——《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推荐序 by Dr. Charlotte Roberts
搜索

最新动态:

首  页    |    学习型组织    |    复盘    |    系统思考    |    学习技术    |    知识管理    |    管理前沿    |    专家专栏    |    关于我们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8-2017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北京   京ICP备0500513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0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

拥抱学习化社会

作者:
李桂云
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资讯》
2017/12/16 16:27

  一种学习时尚的由来与变迁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样说。在他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未来学著作当中,阐述的核心理念就是,面对以几何速度不断翻新的信息洪流,一个希望获得成功的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不再是他已经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他能否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学习最新知识的能力。

  30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报告《 学会生存》就曾预言:未来社会“最终将走向学习化社会”。此后,1965年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在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促进会正式提出“终身教育”议案。事隔多年,1995年教科文组织的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又提出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提示:“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

  在新世纪,“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这些扑面而来的全新理念,不但成为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共识,而且迅速成为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不但个人需要学习,企业和组织也要不断学习。1990年,彼得·圣吉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提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会是‘学习型组织’”,“因为未来惟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该书至今已经销售了75万册,圣吉博士的理论得到了全球学术界和企业界的赞誉。目前,三分之一的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其中包括微软、福特、杜邦等都已经应用圣吉博士的管理方法和工具,着手建立学习型组织。

  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远程教育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开始为人类构建全新的学习平台。同时,学习化社区、学习化城市的建立,也以迅猛的速度影响着人类生活。所有迹象都在证明一个事实:你不能只作一个坐在书桌旁背着手听老师讲故事的“好学生”了,你的未来决定于你的学习态度——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是暂时的,还是全方位和贯穿一生的?

  北京房地产界有一对知名的“地产伉俪”,潘石屹和他的夫人张欣。从SOHO现代城到“建筑师走廊”,他们不仅通过开发地产项目赚取了惊人的财富,更赢得了世人瞩目的荣誉。潘石屹的光头和老式镜框,已经通过各种媒体的传播,成为一种新生活理念的象征和符号。而在他身后,其夫人张欣则以出众的才华与设计理念,在2002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以个人名义获得了“建筑艺术推动大奖”。

  张欣的获奖给了人们很大的震动,然而当人们知道投资1亿多人民币的“长城脚下的公社”,从1999年开始筹划、设计到施工历时两年多,全部由张欣负责时,才对这个“小女子”刮目相看。与其他成功人士背后的女人不同,张欣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翻开她的履历,你会看到一个女子艰难的奋斗历程。

  25年前14岁的张欣初中毕业,从内地随母亲移居香港。经济窘迫,她做了“童工”,在一个小电器作坊打工,就是那种往线路板上插元件的流水线女工。从每月八九百块钱挣到一千块是她的第一个目标。她对妈妈说:“什么时候我一个月能赚到1400块钱多好啊。”

  为了能去别人称作写字楼的地方当个小白领,每天下了班她都风雨无阻地去读夜校。有一天,她终于走进了写字楼,但还不是真正的白领,而是一家小公司的信差。直到去了一家卖轮胎的公司,她才成了办公室秘书兼财务。此时一位朋友给了她一个建议,她才知道除了当文员外还有更高的目标和前途。于是她带着在香港5年打工积攒下的3000英镑去了英国。

  一下飞机她就惊呆了,这些人说的英语她一句也听不懂,在诺大的机场里她不知哭了多久,最后还是决定留下来。从牛津秘书学校学习英语,到布拉登念一年高中后进萨塞斯大学、剑桥大学,并在那里取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然后就职华尔街的高盛投资银行任投资顾问,她用了9年时间。

  与潘石屹结为夫妇后,张欣又开始学习建筑。她用6年时间闪电般熟悉全世界各流派的设计大师,并从中发现了现代建筑的问题——重复。所以她想到做一个“建筑师走廊”,将那些有才华但不知名的建筑师召集起来,发挥他们的创意,做一组别墅,这就是“长城脚下的公社。”而今这组别墅不但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而且其建筑理念也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张欣的经历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艰苦奋斗必有收获,而正确的学习方法才会让这种收获结出丰硕的果实。“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从一个流水线女工,到建筑界的明星,张欣的成功历程充分证明了这句话的真实性。

  教育界专家不断发出呼吁,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步伐的日益加快,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一生所学的大部分知识要在工作后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来充实和更新。

  每一次重大人生选择,都是一次重新学习的过程。张欣以及其他在不同领域获得成功的人,都在证明一个“学习方程式”——这是个简化了的爱因斯坦“成功方程式”: W(成功)=X(艰苦奋斗)+Y(终身学习)。

  叶婧在1998年考入电子科技大学,成为通信与信息系统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通信网络和宽带通信技术。她先后获得校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但那时候她只是觉得,学习是自己必需要完成的任务,是找到好工作的前提。

  很快,叶婧发现,课堂上学的内容主要还是理论知识,跟实践很难结合起来,于是她选择了参加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的培训。她首先看重的是其网络教材是由一个全球统一的队伍来专门开发的,教材每3个月就更新一次。“内容都是从美国华盛顿的两个真实的网络项目中总结和抽象出来的,学到的是最新的知识,完全从实际出发,学完了就能用上。这些知识在学校是无法学到的。”

  参加网院培训,占用了她大部分的课外时间。但通过这种培训,为她个人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从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毕业后,她参与了长城宽带网络(成都)的规划、设计和实施。2000年6月4日,她应邀前往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了Women2000的联合国大会,并在会上就网络和教育对新世纪的影响等问题做了演讲。研究生毕业后她应聘到一家外企承担电脑网络工作,很快进入了工作角色,并且受到领导的赏识。她说:“我发现,自己必需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在学校,在单位,在互联网上……其实生活和学习已经融为一体,你只要停下来就会落伍。”

  网络培训、网络技术学院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尽。其实,这只是从一个角度说明,依托先进技术的新型学习方式正在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更早时候,我国各类成人教育机构就已经初具规模。资料显示,截至2002年上半年,全国自学考试累计报考人数3700万人,在籍考生1704万人,累计毕业生370万人。

  另一种形式——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虽然不是学历教育,也不与学位授予挂钩,但却受到各类学习者的欢迎。李女士是一家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三年前,她报名参加了人民大学的在职研究生班。她说,公司近几年进的新人学历越来越高,让本科毕业的她感到了压力;另一方面,她确实感到自己在80年代学到的那些知识用起来有点捉襟见肘了,急需新的补充。李女士说刚开始报名时,她有点顾虑,想会不会年龄太大了,但上课时她却发现有许多比她年纪还大的人也在参加这个学习,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赶上知识更新的脚步。

  以往对年龄限制甚严的大学,如今也向终身教育敞开了大门。去年,中国高考报名不再限制年龄,随之出现了一批大龄考生,年龄最大的考生是南京73岁的汪侠老人。报考医科大学,从事医学研究一直是汪侠老人年轻时的梦想,他曾经4次参加高考,但因为各种原因都没能如愿。他这种渴望读书的精神感动了南京医科大学的师生,被破格录取为旁听生。

  广大农村青年,则选择了参加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方式。以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科技咨询、讲师团、广播、电视等多种方式进行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覆盖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在河北省河间市,农民卢国欣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读书、看报钻研农业科学的习惯。卢国欣认为,作为一个农民来说,不但要研究种子——属于遗传学,还要研究土壤——土壤学,还有农药化肥,所以得懂得点化学;再一个虫子、植保,气候、天气年年变,还得研究气候,各种知识都得研究,都得懂一点,要不怎么能种好地?1984年卢国欣发起创办了棉农科技服务组织、国欣农研会,采用棉花新品种、新技术种值棉花,让5000多户棉农得到了实惠,国欣农研会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全国先进科普工作集体。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最近,57岁的卢国欣和老伴卢会书还学习了电脑知识。每天他们应用网络了解棉花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棉花市场的供求信息。

  最近三年,网络远程教育成为发展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首选,中国教育部已先后三次批准全国67所高等院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在读学生已超过百万人,覆盖了包括新疆、西藏在内的中国大部分地区。

  就读于北京邮电大学远程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张艳刚刚24岁,已有5年的计算机机务员工作经验。她说,电信系统的工作人员学历都很高,同事们几乎都在报班学习,从进入这个行业那天起,她就觉得自己电信中专的文凭拿不出手。她决心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在2001年获得了计算机及应用电信业的自考大专文凭。2002年9月她又报了北邮远程教育的专升本。“远程教育相对来说费用低,而且每门课都有固定的教师,外加一个班主任,老师在线授课,比自考补习班的质量有保证。”

  对此,人大网院的学员顾灿奇、刘亮奇和姚小姐也深有体会。33岁的顾灿奇是北京佳和万通公司证券分析部门主管,他在网校读金融专业。“这种在工作之余,通过上网、看课件获取知识的方式,令我有举手之劳的感觉。我从现在的学习中,领会了相关专业的知识,用于工作方面,并认识了一些很优秀的同学。”

  25岁的刘亮奇是电脑公司技术人员,他在人大网院学习了两年市场营销专业。“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增强了我的自信心。”从事IT行业的姚小姐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她则说,“上网院完全是一种主动学习,我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学习最新的知识,与我从事的工作紧密结合。”

  “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学校要进一步向社会开放……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这都是一个光明的未来:学习提供成长的动力,终身学习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信息技术开辟了教育新纪元。信息化的浪潮已席卷整个教育界,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发展中国家,教育信息化将成为21世纪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目标。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逐步将多媒体技运用于教育领域,出现了多媒体教育软件、学习软件、教学资源库等。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更是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催化剂。Internet是多媒体、实时交互式的信息源,使现代远程教育得以实施。远程教学的最大优点是不用支付交通费就能从其它城市或其它国家请到最优秀的教师为自己的学生上课,它也有助于校际的交流与相互选课。这种新型教学不仅在教育界受到关注,由于其明显的先进性和经济性,同样也引起了企业界和科技界的重视。在未来的教育系统中,远程教育很可能上升成为教育的一种主流形式。

  网络强大的覆盖力使名牌院校与一般院校的距离缩短,学生接受优等教育和公平教育的机会增多,接受教育的方式也不再局限于课堂教育和在校教育。学习不再是接受某一学校的、某一种单一的教学方式,而是可以接受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即学习的多元性。现代远程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因特网为主,分面授、函授和自学等教学形式,多种媒体优化、有机组合的教育方式。

  更令人瞩目的是,近几年卫星技术也被引进远程教育,以卫星为平台,发挥地面网络优势的天网地网合一的方式,有效地突破了互联网带宽和基础设施的局限,解决了目前互联网还无法上传数百兆大小的文件的瓶颈。以东方集团卫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南方卫星通信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双威通讯网络有限公司等卫星通信巨头为首,提供远程教育服务的专业公司已经应运而生。

  其中东方集团卫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此领域有着绝对的优先发言权。它是中国最早致力于提供远程教育服务的专业公司。成立伊始便购买了以色列GILAT公司的双向天空冲浪系统(SkyBlaster)的VSAT的卫星通信设备和TrainNet远程培训/会议系统的大型平台软件。在此基础上东方卫星又与国际领先的技术伙伴合作,研究开发了集成共享主站式VAST系统和宽带地面传输网络以及交互式远程教学/培训/会议平台为一体的技术系统。系统采用鑫诺1号卫星进行全国范围的信息无缝隙覆盖,并拥有共享主站的交互式宽带网络,可以进行实时的音频、视频的远距离传输和交流,真正地实现无限沟通。现在,东方卫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远程教育服务公司之一,并已与18所远程教育试点高校进行了合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知识传递的方式和速度大大改变,社会成员接受各种思想文化的途径大大拓宽且比以往更加方便快捷,网上获取各种知识成为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信息技术不再是少数人掌握的一门专业,而逐渐成为大众化的工具,现代信息教育已成为我国构建学习化社会的核心动力。

  应该说,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是迅速而有成效的,但是由于起步晚,起点低,投入少,同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对此,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满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世纪的头十年,我们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要着重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推进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运用;二是推广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三是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并通过提供大量的经过信息化加工的教育软件和课程资源,通过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及互联网等多种手段,用较低的成本将课程送到广大农村地区。"他说,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这三项工作完成时,我国的学习化社会进程将会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

 

  最近,美国几家500强企业遭遇破产清算的真实故事震撼着人们的神经:商界已没有永恒的神话,只有适者生存的法则。另据壳牌石油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1970年名列《财富》杂志“500家大企业排行榜”的公司,到了80年代初,竟有1/3销声匿迹。壳牌石油公司依此估计,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及40年。面对21世纪全球化的残酷竞争与威胁,企业势必不断地学习、改造与创新,才能在变动剧烈快速的环境中超越对手,持续领先。

  知识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及创新命脉,而学习正是知识累积与创新的开始。在这样的时候,创建“学习型组织”被管理学者们提到了更高的层面。拥有学习能力且能因应环境变迁、不断创新突破的“学习型组织”,已成为企业欲求成功并永续经营的楷模与典范。

  其实,对组织学习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60年代,但是直到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出版,才激起了对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研究的热潮。现在西方大批优秀企业已纷纷表示了对学习型组织的兴趣,有的还积极推进组织学习或导入学习型组织项目,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组织学习初露锋芒。

  中国对学习型组织的研究从1996年才开始,比国外整整晚了30余年。中国学习型组织研究的开拓者邱昭良博士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1996年时作为南开大学硕士生的邱昭良在翻阅了大量的学习型组织的资料后,发现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描述与他对企业的理解是相吻合的,“作为一个动态的有机体,学习型组织是企业的精髓部分,是按照一种新的视角来帮助把企业激活,成为一个长寿企业。”1998年研究生毕业后邱昭良创建了“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该中心成为研究传播和推广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的知名专业站点。谈到这个研修中心的发展,邱博士显得非常兴奋,他说:“在1998年这个站点基本无人问津,而现在已经有6000多名会员,人们对学习型组织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证实了学习化社会真的向我们走来。”

  据邱昭良介绍,目前国内已有诸多企业开始探索创建学习型组织,现在已经成立了第一家创建学习型组织炼钢厂——山东莱芜炼钢厂,第一家创建学习型组织油田——江苏油田,第一家创建学习型组织学院——同济大学,第一家创建学习型组织饭店——南京凤凰台饭店,第一家创建学习型组织医药集团——杭州华东医药集团,第一家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超市——联华超市,第一家创建学习型组织汽车制造企业——合肥江淮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正如人大工商管理研修中心研究员叶延红所讲:“组织学习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它几乎囊括了企业管理中所有重要的因素,如人、组织、决策、沟通、技术等等。因此,它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项目,而是一个持续的修炼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另外,邱博士认为,一些企业似乎有“泛化”学习型组织的倾向,将任何事情都归结为创建学习型组织。“这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危险的,如果将学习型组织等同于一项包治百病的项目,我们将无法看清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主脉,真正的组织学习也就无法发生。还有一点,真正要变成学习型组织,领导要改变、企业文化要改变、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市场等。常常有企业领导者认为,企业成立了学习型组织,就是定期办班培训,就可以立刻得到实际可见的经济效益。有这种想法还是没有真正理解学习型组织的含义”。

  尽管与国外比有一定差距,邱博士对于未来中国学习型组织的发展还是充满信心的,他说“目前国内的学习型组织已初具雏形,少数种子已经扎了根,随着对学习型组织的不断深入研究,会有更多的种子扎根,随着这块土地越来越肥沃,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一棵大树变成一片树林,整个生态也就形成了。”

 

 

  “学习化社会”理念是由美国学者罗勃特·哈钦斯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属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报告书中正式把“学习化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提了出来。

  近两年,我国的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也开始关注“学习化社会”这一问题。然而学习化社会的实现决非一日之功。学习化社会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受到政治、经济及其它各种条件的制约,因此,学习化社会的构建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学习型城市要求突破学校教育的封闭性、自守性,开放学校大门,激活办学机制。搞好社区教育,与“学校联姻”,充分发挥学校资源的作用,并充分拓展、开发新的教育资源。创建学习型组织,保证社区教育开展有序、有效。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深入持久、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此说来,学习化城市是学习化社区的外延,构建学习化城市,必先建设学习化社区。

  教育部已经确定北京市朝阳区、西城区,上海闸北区等28个地区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社区教育将是面向社区全体居民的教育,包括:婴幼儿教育,青少年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在职人员和下岗职工培训,老年人社会文化教育和活动,弱势人群提高生存技能培训,外来人群适应城区社会生活培训,以及面向全体居民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其中下岗职工培训、0至3岁儿童早期教育、老年人教育等是社区教育的新内容,是学校教育没有或较少覆盖到的。

  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大连、苏州等也相继提出了建设“学习化社区”、“学习型城市”、“学习化社会”的目标,有的城市还把建设学习型城市列入本地“第十个五年计划”之中。

  以学习化社区为中心向外辐射,逐步扩展到学习化城市,最终形成学习化社会,是我国学习化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个学习化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学习,都有终身教育的愿望;而社会能充分满足和实现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愿望,让社会的每个人从幼儿时期起,就能受到有组织的教育,就业后都有继续学习的机会和场所,退休后仍然能“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从而通过不断的终身教育,使整个社会充满生机、活力和创新激情,成为富有朝气、高度文明的现代化社会。

  早在199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开始正式使用终身教育的概念,指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强调发展成人教育。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则明确了终身教育在教育法律中的地位,“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并提出了“2010年我国要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的改革目标。

  2001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确定了在今后5年及更长一段时期内“逐步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把在2020年“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列为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并强调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表明,党和国家已经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作为新世纪国家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国外一些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以社区教育为切入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方法切实可行。比如在美国现在共有近2000所社区学院,学生高中毕业后,可以到社区学院学习劳动技能,取得证书就可以找工作。而在美国和加拿大大约每60平方英里范围就有一所社区学院,学生高中毕业后没有被大学录取,可以进社区学院学习,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该学院共包括三种学习课程,一种是普通教育课程,念两年可以往其它高校转,第二种是终结性的职业课程,学完就可以就业,第三种是各种各样的就业培训课程,最短的数周,最长的半年,相当于中国的新员工上岗培训。社区学院不仅是教学中心同时还是娱乐中心,社区内不同年纪的人可以聚在这里健身、娱乐。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满生研究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过去往往认为终身教育是发达国家的事,跟我们发展中国家关系不大,但现在像北京、上海一些发达地区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再过几年有可能会达到7000美元,可以说,我们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条件基本成熟了。”

  周满生认为,相比国外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进程,我国仍然处于起步状态。“我们要立足于基本国情,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打破现有的成人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各自为政、互不联系的局面,整合各级各类学校,加强相互间的衔接和沟通,在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全日制学校与各种夜校、假日学校之间建立一个信息开放、联系畅通的教育培训网络,形成具有高度开放性的教育大系统,为学习者提供多次受教育的机会。”

  除此以外,我国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还面临着几个问题:首先是观念问题,过去人们把人的生存作为传宗接代的一种延续,主要想的是如何解决温饱问题,即使有钱也是攒着为了养老防老,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才会更多地考虑如何充实自己,享受生活。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一段时间。第二是过分关注文凭的现象普遍存在,需要营造一个健康的终身学习的氛围。第三,资金。人们需要社会给他们创造一个网络或者平台,用于开展各种培训,比如社会活动场所。这就需要国家一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法规支持。从国外的发展情况来看,有些国家颁布法律搞终身教育,如日本、韩国、美国、欧盟都有法律法规,加拿大和北欧更把建立学习型社会作为建设现代化福利社会的重要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周满生说:“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并非是一个自发、自然的过程,起码是在现阶段,在终身教育的理念还远未普及,社会和个人还没有自觉主动地提供教育机会和接受教育的愿望的情况下,这种对社会和个人在终身教育方面的约束和规范更显得尤为必要;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必然而且必须依靠法律法规的强制和规范。因此,中国有必要尽快及时制定颁布终身教育法。”

  美国《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戴维·布鲁克斯在其新作《天堂里的Bobo族——一个新社会精英的崛起》中,首度提出一个概念“BOBO”,译作“波波族”或“布波族”。前一个“BO”即布尔乔亚(Bourgeois),指代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的中产阶级,后一个“BO”是波西米亚(Bohemia),所指为崇尚自由和冒险、享受并热爱生活的阶级。他把这两种生活方式归结到一个阶层人身上,称其为“我们这个新社会的精英”。

  对于这个拥有高学历、丰厚收入,又讲究生活品位、注重心灵成长的阶层,生存不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他们不会总为钱的事烦心,但是他们也不会满足于现状,驻足不前,在他们眼中目前的工作状态和职业只是人生的一个中间阶段而不会是终点。人应该是永不满足的,现在还处于一个调整期,未来的发展还有很多机会,对自己的要求也会不断地提高,生活随时都处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只能朝着前方不断地努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BOBO”族真正地把终身学习当作了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虽然目前看来,人们还只是从时尚的角度理解这个概念,但事实上,每个人的生活都在最大限度地体现这种学习的时尚。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中国的人才需求变化和人才竞争日益加剧。入世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资源的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增大。人才价格差异拉大,人工成本大幅提高、紧缺人才价格水涨船高。计算机、生物技术、新材料、电子通讯技术、医药、自动化等专业技术人才,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懂得国际贸易规则的金融、管理、贸易、信息、法律、会计等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均供不应求,高素质高等级技术工人也远不能满足需求。按市场规则进行调整,人才流动不断加速,人们再也不能找到一个岗位,可以不用担忧地干一辈子了——你随时可能被取代,如果你停止学习。

  优质教育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感到十分紧缺的产品。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激增,要赶上时代就需要学习;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经济在转型,社会在转型,个人要提高自己就需要学习;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竞争加剧,要想有个理想的职业就得学习。现在这个时代,讲究持证上岗,当律师要持证上岗,当会计要持证上岗,当技术工人要持证上岗,“绿色证书”在全国普遍推广,如今想要当个能赚大钱的农民也要持证上岗。无论个人如何感受,这都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竞争的环境促使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

  当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已经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和学无止境的含义,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即刻到来。不论这是不是一种时尚,它就在我们眼前。除了面对,我们别无选择。

 

 

联想的“学习型组织”建设

  邱昭良认为,在国内的诸多学习型组织中,联想集团是其中比较成功的一个。邱曾在联想工作过3年,对于联想的学习精神有着深刻的体会,他认为,正如联想集团副总裁乔健所说:“在联想,学习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从联想诞生那天起就没停止过学习,以后也不可能停止。”从11人创业、20万元起家的小公司,到今天员工万余名、营业额超200亿的大企业,联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联想精神领袖柳传志把公司19年的发展归功于“整个团队的学习能力”,并视其为“联想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利用行业优势,联想更为自己的学习型组织插上了网络的翅膀,在E-Learning的学习方式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目前,共有400多名联想员工正在体验这种网上学习新方式,80%以上的学员对拥有网上学习的机会欣喜不已。联想集团资深培训师张文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介绍,联想创造永久性学习型组织,是从创建一个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班子入手的,“第一步应该自上而下,如果企业的上层领导都没有这样的理念,怎么可能贯彻到下面的员工?在理念变成一个全员的活动时,学习型组织的搭建才会有效。”

  据联想新员工小张介绍,只需用鼠标点击报名系统,进入网上课堂,就可以参加培训了。上课以后,E-Learning系统会自动提供一份最新记录,随时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留言,与同事交流讨论,通过这种方式他很快对联想的历史、公司的状况、工作要求等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在最短的时间里进入工作状态。

  联想人力资源部信息化主管卢先生在联想工作3年多,曾参加过项目管理、MAP评鉴、拓展等培训,他说:“原来的培训必须按统一规定时间,到固定地点,培训统一课程,自从2001年公司引进E-Learning的方式后,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自己想学的课程,工作和学习两不误,这种‘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方式激发了员工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习与工作效率。”

  但是,毕竟国内像联想这样在组织学习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的企业还很少。“跟国外学习型组织发展的规模相比,我们大约落后10年”,邱昭良认为,目前,很多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处于理论大于实践的阶段,很多单位甚至做到了中高层经理人手一册《第五项修炼》,但他们遗憾地发现真正的学习型组织并没有出现,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跨国企业集团

  美国:福特汽车 通用电气 摩托罗拉 科宁 AT&T 联邦快递
  欧洲:赛恩斯钢铁 罗福 ABB……

  国内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企业

  中国人民银行 工商银行
  招商银行 农业银行
  建设银行 联想集团
  山东莱芜炼钢厂 江苏油田
  同济大学 南京凤凰台饭店
  联华超市 杭州华东医药集团
  合肥江淮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北京创建学习化社区的战略目标

  创建分“两步走”:第一阶段力争用3年至5年时间,使全市所有的区基本达到“发展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化社区建设先进区县”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第二阶段使全市所有区初步建成学习型城区,预计2010年前后将首都初步建成学习型城市。

  其中海淀区探索出了“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

  通过组建中关村社区学院等方式,使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系统相互联结,形成既各具特色,又密切结合的共同体,使社区教育资源充分得到共享。

  上海市学习化社区设计

  以创建学校和社区的结合体——社区学院及其它社区教育实体为重点。对社区居民进行全方位教育,如市民学校、家长学校、科技学校、健康学校、再就业学校,双休日学校等。使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得到不同程度的共享。如闸北芷江西路街道,社区与学校联手举办了“终身教育节”,推出了由街道内各类学校开办的8大类共1782个专业班,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对终生学习的需要。

  大连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决定

  以组织好全民读书活动,树立“人人是学习之人”的社会理念为主。提倡市民人人都处在学习之中。创建学习型组织,要从每个市民做起,树立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家庭生活要充实文化活动的内容,创造人人好学的气氛。通过读书看报、评论电视节目、辅导子女、参观游览、欣赏音乐、讨论问题等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要使市民人人是学生,人人是老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国外学习化社区建设动态

  1995年欧盟发表了《教与学:迈向学习化社会》白皮书,由此学习化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在国际社会受到广泛重视,许多国家为此确立了相应的国家战略,并积极致力于学习化社会的构建。现在,已经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学习化社会雏形——学习化社区。

  美国的社区学院

  该类学院80年代初在全美已有1231所,占美国高等学校总数的39%,学生总数的42%。美国社区学院是学校和社区沟通的产物。它是设立在居民生活圈内的、具有社区特色的、教育功能综合性的高等教育机构,社区是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区发展和社区公众的终生发展,是社区学院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院的经营和管理贯彻社区的意图,教育内容编制以社区的教育需求为依据,尽力满足社区民众的终生学习需求。

  北欧的民众中学

  这是近代世界上最早的社区教育模式,是北欧各国实施社区成人教育的主要机构。民众中学也是学校和社区沟通结合的产物。它一方面强调面向社区内所有成年人,并向社区进行广泛的教育渗透;另一方面又注重社区内的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广泛参与学校教育。由此,民众中学具有浓厚的社区特色,注重人文精神和知识的实际应用,强调用教育的力量促进社区民众自强,从而达到改善和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目的。

  日本的公民馆

  据日本文部省1987年统计,当时日本已有公民馆17510所。市区的设置比率为90.9%。公民馆创立于1946年,是日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体。公民馆为市或某一特定地区的住民,结合其实际生活开展教育、学术、文化等方面的活动。60年代中期后,公民馆的活动计划围绕下列三个目标进行:扎根于地域生活、提高住民文化生活水平、加强地域联合事业。

  学习化社会:小康社会的另一种解读

  “学习化社会”理念是由美国学者罗勃特·哈钦斯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属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报告书中正式把“学习化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提了出来。1995年欧盟发表了《教与学:迈向学习化社会》白皮书,由此学习化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在国际社会受到广泛重视。

  探索“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这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全体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要全面提高。其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需求,也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创建学习化社会的重要人物索引

  保罗朗格:法国教育学家。1965年在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促进会正式提出“终身教育”议案。

  彼得·圣吉:美国管理学专家。1990年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提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会是‘学习型组织’”,“因为未来惟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

  韦钰:中国科协副主席。在中国远程教育发展论坛上提出,发展“共享文化”是改善国民教育体系、让更多的普通人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大力发展网络教育成为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手段。

  周满生: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正在致力于中国终身教育体系及学习化社会的研究。

  柳传志:把联想公司19年的发展归功于“整个团队的学习能力”,并视其为“联想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邱昭良:中国学习型组织研究的开拓者。1998年创建了“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该中心成为研究传播和推广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的知名专业站点。

 

 

  张欣和她的"学习方程式"

  爱因斯坦曾经写下著名的"成功方程式":X+Y+Z=W,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W代表成功,爱因斯坦的这个方程式,得到人们的普遍赞同,"成功方程式"不但适用于学习。只有使用正确的方式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终取得事业的成功。

  自我学习的力量

  "人们对学习的认识在不断深化。首先,我们以前认国学习是一种生存的必需,假如不学习我们活不了。然后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原教育部副部长,教育专家韦钰在中国远程教育发展论坛上说,"而我一个星期前从法国回来,在飞机上学到一句话:'学习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 "信息技术催生"学习化社会"

  信息技术架起了一个无限开放的平台,创造了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架起了学校教育、企业培训以及社会教育相互化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它正迅速地改变着传统教育,加快和推动了新型教育模式----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远程教育不但成为让更多普通人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而且成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核心动力。

  长寿企业的秘诀----你的组织有学习能力吗?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说:"学习智障对孩童来说是个悲剧,但对组织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因此,"真正有生命力的企业是那些善于学习的企业。

"从社区到城市的"学习革命"

  以学习化社区为中心向外副射,逐步扩展到学业习化城市,最终形成学习化社会,是我国学习化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个学习化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学习,都有终身教育的愿望。而社会能充分满足和实现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愿望。

  立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满生研究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过去往往认为终身教育是发达国家的事,跟我们发展中国家关系不大,但现在像北京、上海一些发达地区人均GDP已达到3000美元,再过几年有可能会达到7000美元,可以说,我们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条件基本成熟了。"

    BOBOS的学习时尚

  他们永远处于中间状态,成功已经成为过去,新的挑战马上来临,他们没有时间停下来,因为生活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种变化才是一种真正的压力----如果你放弃学习和进步的努力,别人就会迅速赶超上来并且取而代之、他们被称为"BOBOS",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享受生活,但从来都不感到轻松。

推荐内容

成为复杂系统管家的领导力之旅——《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推荐序 by Dr. Charlotte Roberts
畅销书《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全新升级、重磅上市!
邱昭良博士新书《知识炼金术》正式出版
你要的正确「复盘」操作,都在这里了(一文全掌握)
“U型学习法”——把握这4点,把复盘做到位!
邱昭良:真正会「复盘」的人,都做到了这5点
邱昭良:解读U型理论——U型理论的本源
邱昭良:企业MOOC怎么了?
邱昭良:从ATD 2018 看微课(微学习)的开发与应用
精品原创课程:《知识炼金术——企业知识萃取与运营的科学与艺术》

资讯排行

成为复杂系统管家的领导力之旅——《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推荐序 by Dr. Charlotte Roberts
畅销书《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全新升级、重磅上市!
邱昭良博士新书《知识炼金术》正式出版
你要的正确「复盘」操作,都在这里了(一文全掌握)
“U型学习法”——把握这4点,把复盘做到位!
邱昭良:真正会「复盘」的人,都做到了这5点
邱昭良:解读U型理论——U型理论的本源
邱昭良:企业MOOC怎么了?
邱昭良:从ATD 2018 看微课(微学习)的开发与应用
精品原创课程:《知识炼金术——企业知识萃取与运营的科学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