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好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欢迎您!

致 力 于 推 动 学 习 型 组 织 的 研 究 与 实 践

成为复杂系统管家的领导力之旅——《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推荐序 by Dr. Charlotte Roberts
搜索

最新动态:

首  页    |    学习型组织    |    复盘    |    系统思考    |    学习技术    |    知识管理    |    管理前沿    |    专家专栏    |    关于我们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8-2017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北京   京ICP备0500513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0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

营造学习型学校

作者:
张明辉
来源: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
2017/12/16 16:35

 

编者注:以学校为核心的教育系统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学习型学校也成为教育界一些有识之士的明智选择。本中心也有很多来自教育系统的会员,大家对于学校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也进行了一些讨论。为此,我们将陆续刊发一些关于学校、政府、社团组织、非盈利组织等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文章。敬请各位会员留意,并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讨论。

 本文作者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所教授张明辉。本站刊载此文仅供会员用于学术交流目的,未经允许,请勿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文中某些术语系台湾翻译,本站根据大陆语言习惯进行了适当修正。

壹、前言

   近年来,如何建构「学习型学校」(learning school)以提升学校教育品质与效能,是国内外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诉求之一。而「学习型学校」系与「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或「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间有着理念上的密切关系。

   「学习型组织」系指一个组织能够不断学习,以及运用系统思考模式尝试各种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而强化及扩充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并改变整体组织行为,以增进组织的适应及革新能力(吴清山、林天佑,民86:61)。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Senge教授,于1990年出版「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一书之后,带动了学习型组织的风潮。许多企业组织纷纷转型为学习型组织,以因应经济情势的变革。然而,除了企业组织之外,教育组织能否应用学习型组织的原理原则?学习型组织在学校组织有无适用性及限制?又如何建构学习型学校,其具体作法为何?则系本文所拟探讨的重点。

贰、学习型组织的主要内涵

  一项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组织学习中心」所主办,名为「永续转型」的研讨会,排名在美国「财富杂志」(Fortune)前五百名大企业的重要主管人员,均参加了该项研讨会,亦有国内企业派员远赴美国参加,即可见其受到国内外企业重视的程度,(天下杂志社,1995:71),以下则引介「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理念。

 一、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假设

   从Senge的论著中,可归纳其理论的建构,主要系依据下列各项假设而来(卢伟斯,民85:233-238):

  (一)组织系统是一种心物联合构成的相对实体。

  (二)组织的目的为共享的愿景(shared vision)。

  (三)个人能不断的学习、自我超越。

  (四)人群关系的建立,在于团队学习。

  (五)组织系从变革中求出路。

  显然,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不断在学习与转化的组织,其学习的起始点在组织成员个人、工作团队、整体组织,甚至亦发生在与组织互动的社群中。而学习是一种持续性、策略性运用的过程,并与组织成员平日的工作相结合。此种组织学习的结果,将可导致组织成员知识、信念及行为的改变,并可强化组织创新和成长的动力(孙本初,民84:5)。

 二、建构学习型组织的主要障碍

  其次,Senge(1990)指出,要建构「学习型组织」必须先能辨识组织的学习障碍,他列举出下列七项组织的学习障碍(Senge, 1990:18-25;高淑慧,民85:72):

    (一)局限思考(I am my position):由于受到组织专业分工的影响,组织成员只关注自己的工作内容,形成局限一隅的思考模式。

    (二)归罪于外(the enemy is out there):由于组织成员惯以片段思考推断整体,当任务无法达成时,常归咎于外在原因所造成,而不会先检讨自己。

     (三)缺乏整体思考的主动积极(the illusion of taking charge):组织的领导者常认为自己应对危机提出解决方案以示负责,而忽略与其它组织成员共同思考解决问题。

    (四)专注于个别事件(the fixation on events):当组织产生问题时,大家通常只专注于事件或问题本身,而忽略事件或问题其实是经由缓慢、渐进的过程形成,只能以预测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却无法学会如何以更有创意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五)煮蛙效应(the parable of the boiled frog):意指组织成员应保持高度的觉察能力,并且重视造成组织危机的那些缓慢形成的关键因素。

    (六)从经验中学习的错觉(the delusion of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组织中的许多重要决定的结果,往往延续许多年或十年后才会出现,因此,组织成员难以纯从工作经验中学习。

    (七)管理团队的迷思(the myth of team management):组织团队系由不同的部门及具有专业经验能力的成员所组成,有时为维持团体凝聚力的表象,团体成员会抨击不同意见的成员,久之,团队成员即易丧失学习的能力。

 三、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练与基本条件

  针对前述组织的学习障碍,Senge(1990)提出了五项修炼的策略,此五项修练包括:(郭进隆译,民83;卢伟斯,民85:246;梁中伟译,民81:110-114):

    (一)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为解决组织的问题,应摒除僵化、片段的思考方式,并以整体性的视野,观察事件发生的环状因素和互动关系,以及组织问题的一连串变化过程,而非片段的个别事件,避免为立即解决问题,而忽略了问题的整体性。

    (二)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培养组织成员自我挑战的胸怀,确认拟达成的目标并全力以赴、专心致之;而当组织成员面临挫折的情境时,其挫败紧张的情绪正是激发个人创造力的来源,组织成员如能克服情绪性的退缩反应,并作适当的反省、调整和修正,则较易成功。

    (三)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传统科层组织的信条,强调管理、组织与控制;而学习型组织的信念,则是愿景、价值观及心智模式;唯有鼓励组织成员有多样化的观点和意见,才能在意见交流或行动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团体智慧凝聚共识。

    (四)建立共享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建立共享愿景是一种由下而上的组织沟通过程,而且愿景的建立有其进阶的指针,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任务。

    (五)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建立团队学习的关键在于组织成员间的「对话」(dialogue)和「讨论」(discussion)的能力,此种对话强调以同中求异的原则来探索真理,透过对话能让组织成员正视自己思维的障蔽,进而面对事实,并学会欣赏不同的意见,发展更高层的共识。

  此外,Senge(1990)也指出不同的组织在不同的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学习工具,他认为五项修练都有其不同的适用时机,五项修练的每一项都关系我们如何思考、真正想要什么以及如何彼此互动和学习,而五项修练必须集合发展,才能获致可观的成效,其中,系统思考并整合各项修练,形成一套相互连贯的理论与实务。(吴怡静译,民81:114)

  由上述Senge有关「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论架构中,吾人可以了解惟有建立持续学习的组织文化,才能避免组织体质的老化,也才能在未来变化多端的竞争环境中,保有竞争的优势。

四、学习型组织的主要学习工具

   Senge(1990)汇整相关学者的研究,列出许多项组织学习的工具,他并指出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应使用不同的学习工具,其中有两项最主要的学习工具为(苏育琪,民82:76-77):

    (一)情境规划(scenario planning):组织成员一起商讨组织未来的情境可能会如何,在每个人所想出的可能性中,其实就披露了个人对组织的优缺点,以及对整体大环境的看法,并且透过情境企划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组织发展愿景。

    (二)深度汇谈(deeply dialogue):组织成员采取固定时间面对面对话,运用推论阶梯、悬挂假设、成果循环及情绪罐子等深度汇谈工具,藉以破除对话双方的成见,找出问题的成因,促进组织成员的凝聚力,共同解决问题。

五、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反省

  学习型组织理论,源自于西方的文化背景及组织特征,其是否能够适用于东方的文化及组织?兹析述如下:

    (一)学习型组织是否适当合于东方文化?

  由于学习型组织理论源自于西方社会,其论点是否适合东方文化,根据Senge(1990)的说法,东方文化把生命与世界观视为过程的观念,而且东方文化比较属于群体取向,重视家庭、宗族和社会意识,特别是中国人「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思想观念则是十分个人主义,而在发展学习型组织的条件中,有些地方需要相当程度的个人主义,例如愿景的形成,需要从个人的坚定信念开始,才能发展成为共同的愿景(苏育琪,民84:78)。

  其次,东方文化比较有系统,比较重视过程,对于人际关系也特别敏锐,而这些均是系统思考的要件。另外,东方人比西方人更具有耐性,虽亦为优点之一,却也是无法走出传统的缺点,亦是塑造学习型组织的不利条件,仍有待努力克服。

    (二)学习型组织的「深度汇谈」工具,是否符合国人的性格?

  西方在建立共识时,所采取的尖锐对话方式,就事论事及得理不饶人的态度,是否适用于中国人;又由于中国人特别是好「面子」的民族,在运用「深度汇谈」的对话技巧时,如何顾及对方颜面,而不损及双方的情谊与人际关系,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学校组织的适用性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企业组织中被普遍接受及应用,已是目前的发展趋势。然而,可否将其适用于教育组织或学校组织,则是教育学者及实务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

  美国「教育领导」(educational leadership)杂志的主编O'Neil(1995)特别专访Senge,并就学校组织能否成为学习型组织向Senge请教。

  天下杂志社记者苏育琪和吴怡静在专访Senge时,也曾问到五项修练中系统思考的观念,可否应用到教育上,以及要如何应用?Senge的回答是,美国许多学校都已开始将系统思考的概念,应用到学校的管理和课程的规划上面,而且成效惊人。中小学生特别适合学习系统思考,他们利用基本的工具和计算机仿真软件,学得非常快。然而,Senge也坦承在教育系统内推动这样的改革,困难仍然很多,必须克服许多因素,包括教师愿意在课堂上尝试新的实验;其次,需要校长等行政人员的配合,在校内提供必要的环境;另外,教育行政机关、社区人士和家长也都能够支持,学习型组织才比较容易建构成功。

  Senge同时也强调,未来企业界会主动加入教育改革的行列,把改革带到各级教育系统;因为企业未来的优势在人才,而其关键当然就在于各级教育的品质(O'Neil, 1995:20-23;苏育琪、吴怡静,民84:78-84)。

  从上述Senge的相关谈话内容,可以了解Senge基本上对学校在转型为学习型组织,系持肯定的意见。他也指出在建立共同愿景、分享愿景及学习如何改变既定的心智模式方面,教育组织比企业组织还可以做的更好;而且未来学习型组织的改革,应该可以和教育改革共同结合,以提升教育品质培养优秀人才。

  英国教育学者Southworth于1994年发表一篇名为「学习型学校」(The Learning School)的论文,他指出「学习型学校」应具备下列各项相互关联的特征:(Southworth, 1994:53)

  1.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
  2.个别教师应是不断的学习者。
  3.鼓励教师和其它同仁共同合作或相互学习。
  4.学校为一学习系统的组织。
  5.学校领导者应为学习的领导者。

   兹依据Southworth的论点,引申如下:

    (一)学生的学习

  学校效能和教学品质的良窳,端视学校是否能持续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而教师也应不断思考如何使班级的学生不断学习和成长以及教学活动能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等。

  再者,教师也应思考如何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设计在教学活动内涵中,使学生的学习更具创意及更能发挥学习的效能。

    (二)教师的学习

  教师除了个人生涯规划有关的进修外,也应针对所任教课程的发展及教材的选取补充等,继续延伸其教学专业知能;此外,教师也能从他的实际教学活动中获得回馈,而这些回馈包括对自己教学技巧和教学效果的不断检讨与改进,也是教师学习及专业成长的重要内涵。

    (三)教职员的相互学习

  近年来,有关学校效能(school effectiveness)的研究,均强调学校教育成效的提升,教师应放弃传统独自进行教学活动的方式,设法转型为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Rosenholtz, 1989; Fullan & Hargreaves, 1991)。

  许多研究也发现,有效能的学校通常拥有有效能的教师,除非教师一起合作学习,塑造出优良的教学文化,包括教师的相互合作、教师间的密切沟通、积极的学校气氛等,否则学校很难有成功的教学(Liberman, 1986)。

  唯有学校教师相互合作,透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过程,如教师休息时的交谈、教学研究小组等相互学习过程。另外,透过「学校本位在职进修日活动」(school-based inservice training day)的实施,使教职员同仁们能有机会聚在一起相互学习,营造出积极的教学气氛,使教职员能更为专注于自身的教学工作。

    (四)整体学校组织的学习

  最近有关学校经营和学校组织发展(school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的研究领域,亦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Shipman(1990)的研究指出,将学校传统垂直传递信息的组织沟通流程转变为师生、教职员工、家长和上级教育行政机关的「循环交流」(circulate)系统,并环绕在整个学校组织成员间的互动与学习,对于学校组织文化的发展、统整与革新,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更能带动学校组织的学习与进步。

    (五)学校领导者的学习

  学校领导者的素质以及营造「学习型学校」的创意,也和「学习型学校」的实际成效有关,而另一方面,领导者的行为对于教师和其它职工的成长,也是一种示范的学习模式,假如学校领导者和资深的员工重视学生的学习,也会影响其他同仁重视学生的学习。同样地,如果学校领导者重视同仁的专业成长,学校也容易形成不断学习的气氛。

肆、建构学习型学校的具体作法

   学习型组织理论自引进国内后,受到企业组织的热烈响应,中国生产力中心并成立「组织学习研究小组」有计划推展学习型组织的理念与作法,以协助国内企业组织迎接当前世界整体经济环境的变革(中国生产力中心,民87)。

  而在教育组织方面,虽然近年来中小学组织也因为校园民主化趋势和教师法等相关法规的公布,而有了较为显著的变革。然而,基本上学校组织仍然是稳定性较高的组织,其变革的压力通常来自于组织外部,其组织内部的成员则较缺乏主动的变革心向。

  然而,随着时空因素的转变,未来中小学组织及其运作,亦将因师资培育制度的变革,使得中小学学校组织成员呈现多元化的现象。而不同培育机构所培育之师资,在学校组织中势必面临相互调适的压力。虽然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及其作法,在教育组织的应用仍有其限制,然而,如何尝试将其理念应用于国内的中小学校,爰提下列浅见,以就教于教育先进:

    (一)学校行政层面

  1.学校行政主管的永续学习

  学校行政主管,包括校长、各处室主任、组长等学校行政决策与执行者,应转型为学习者、探索者与沟通者的角色,在学校行政运作的过程中,推动教学视导及合作教学等相关措施,促进学校成员的共同合作学习。

  2.参考「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练学习策略

  学校行政主管在进行行政决策时,可参酌采行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练中之系统思考、团队学习、改善心智模式等方法,以凝聚学校同仁的共识,塑造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

  3.开拓学校职工之专业学习与成长机会

  中小学职员和工友,与学校教师相较之下,十分缺乏在职进修机会,而学校职工为学校行政运作最重要之成员,为期学校能转型为「学习型学校」,自不可忽略职工之专业成长。因此,加强安排职工之在职进修机会,或指派其参加校外各种进修活动,也是提升其专业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

  此外,为期改善公立学校职工同仁的工作态度及工作方法,宜引进企业管理的理念与作法,就其工作设计与士气激励等内涵深入检讨,并提供其再学习之机会,以提升其工作成效。

    (二)学校教学层面

  1.建立合作教学的共识与习惯

  学校组织中,教学系统一向强调专业自主,教师彼此间采取合作教学的习惯培养并不易,为提供教师间相互学习的情境,透过学校教务部门刻意安排的协同教学观摩或采取同侪视导的模式,应可逐渐使教师们习惯相互支持与合作教学。

  2.发挥教评会运作的学习互动特性

  中小学教师评审委员会除拥有教师聘任之审议权外,对于校内教师平日之教学情形,亦负有其考核权,以作为教师续聘或长期聘之参考依据。惟此种制度之设计,亦可能损及教师同事间之情谊,如能结合「合作式专业成长」(cooper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之教学视导模式,对于发挥教评会之实质功能以及提升教师教学专业知能,则将有所助益。

    (三)学校与社区关系层面

  1.鼓励家长在参与学校事务中学习

  家长参与学校行政及协助教学,为国内外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项目之一,美国若干州之「委办学校」(Charter School)亦有要求家长与学校签约支持学校相关教学活动的制度,而我国近年来,配合相关法令的公布,如「教评会」即设有家长代表的名额,而中小学亦多能普遍运用家长资源,协助教学活动的进行。而如何在家长参与学校教学事务的同时,也能促进家长与学校相关人员间的相互学习,则为家长资源运用成功的先决条件。

  2.妥善运用社会资源提供师生学习素材

  学校所在地区之社会资源,除了家长资源外,尚有许多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社区人士,以及在社区中经营许多不同产业的资源人士及场所,亦可提供师生学习时的必要协助与支持。如此,学校和社区则很容易结合成为「学习型组织」,有助于「学习型学校」的建立和促进学校与社区间的良性互动。

    (四)教育行政机关的配合层面

  教育行政机关的支持,对于学校转型为「学习型学校」而言,是一项重要的助力,因此,教育行政机关宜推动下列各项实际配合措施:

  1.研订奖励制度,激励学校教育人员的学习动机,并提升其学习效果。
  2.加强授权及推行「学校本位管理」,以增进学校组织成员实际历练与学习成长的机会。
  3.人事与会计等相关法令的适度松绑,赋予学校执行预算时之必要弹性,以有效协助学校顺利安排各项在职进修与学习活动。
  4.给予学校必要的经费支持,并主动协助学校解决困难。

五、结语

   本文首先引介「学习型组织理论」之主要内涵,进而探讨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学校组织的适用性,并分析「学习型学校」的主要特征,以供参考。

  其次,则提出有关建构「学习型学校」在学校行政、学校教学、学校与社区关系及教育行政机关的配合等层面的具体方法与建议。由于「学习型学校」系以提高教学品质,增进整体学校效能为目标,因此,如能针对国情与个别学校的独特条件,进一步建构出「本土化的学习型学校」,则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以及学校特色的建立。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无国界竞争的世纪,各国所致力培养的下一代人才,均强调其应具有国际观、乡土情及不断学习的潜能。因此,我国在未来人才的培养,也应重视培育能自我学习及不断成长的下一代;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则是使国内各级学校均能转型为「学习型学校」。

参考文献(略)

(全文完)

 本文作者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所张明辉教授,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或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本站刊载此文仅供会员用于学术交流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同意作者文中的观点或结论。文中某些术语系台湾翻译,本站根据大陆语言习惯进行了适当修正。

推荐内容

成为复杂系统管家的领导力之旅——《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推荐序 by Dr. Charlotte Roberts
畅销书《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全新升级、重磅上市!
邱昭良博士新书《知识炼金术》正式出版
你要的正确「复盘」操作,都在这里了(一文全掌握)
“U型学习法”——把握这4点,把复盘做到位!
邱昭良:真正会「复盘」的人,都做到了这5点
邱昭良:解读U型理论——U型理论的本源
邱昭良:企业MOOC怎么了?
邱昭良:从ATD 2018 看微课(微学习)的开发与应用
精品原创课程:《知识炼金术——企业知识萃取与运营的科学与艺术》

资讯排行

成为复杂系统管家的领导力之旅——《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推荐序 by Dr. Charlotte Roberts
畅销书《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全新升级、重磅上市!
邱昭良博士新书《知识炼金术》正式出版
你要的正确「复盘」操作,都在这里了(一文全掌握)
“U型学习法”——把握这4点,把复盘做到位!
邱昭良:真正会「复盘」的人,都做到了这5点
邱昭良:解读U型理论——U型理论的本源
邱昭良:企业MOOC怎么了?
邱昭良:从ATD 2018 看微课(微学习)的开发与应用
精品原创课程:《知识炼金术——企业知识萃取与运营的科学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