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好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欢迎您!
致 力 于 推 动 学 习 型 组 织 的 研 究 与 实 践
构学习型学校的具体作法
学习型组织理论自引进国内后,受到企业组织的热烈响应,中国生产力中心并成立「组织学习研究小组」有计划推展学习型组织的理念与作法,以协助国内企业组织迎接当前世界整体经济环境的变革(中国生产力中心,民87)。
而在教育组织方面,虽然近年来中小学组织也因为校园民主化趋势和教师法等相关法规的公布,而有了较为显著的变革。然而,基本上学校组织仍然是稳定性较高的组织,其变革的压力通常来自于组织外部,其组织内部的成员则较缺乏主动的变革心向。然而,随着时空因素的转变,未来中小学组织及其运作,亦将因师资培育制度的变革,使得中小学学校组织成员呈现多元化的现象。而不同培育机构所培育之师资,在学校组织中势必面临相互调适的压力。虽然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及其作法,在教育组织的应用仍有其限制,然而,如何尝试将其理念应用于国内的中小学校,爰提下列浅见,以就教于教育先进:
一、 学校行政层面
01. 学校行政主管的永续学习
学校行政主管,包括校长、各处室主任、组长等学校行政决策与执行者,应转型为学习者、探索者与沟通者的角色,在学校行政运作的过程中,推动教学视导及合作教学等相关措施,促进学校成员的共同合作学习。
02. 参考「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练学习策略
学校行政主管在进行行政决策时,可参酌采行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练中之系统思考、团队学习、改善心智模式等方法,以凝聚学校同仁的共识,塑造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
03. 开拓学校职工之专业学习与成长机会
中小学职员和工友,与学校教师相较之下,十分缺乏在职进修机会,而学校职工为学校行政运作最重要之成员,为期学校能转型为「学习型学校」,自不可忽略职工之专业成长。因此,加强安排职工之在职进修机会,或指派其参加校外各种进修活动,也是提升其专业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
此外,为期改善公立学校职工同仁的工作态度及工作方法,宜引进企业管理的理念与作法,就其工作设计与士气激励等内涵深入检讨,并提供其再学习之机会,以提升其工作成效。
二、 学校教学层面
01. 建立合作教学的共识与习惯
学校组织中,教学系统一向强调专业自主,教师彼此间采取合作教学的习惯培养并不易,为提供教师间相互学习的情境,透过学校教务部门刻意安排的协同教学观摩或采取同侪视导的模式,应可逐渐使教师们习惯相互支持与合作教学。
02. 发挥教评会运作的学习互动特性
中小学教师评审委员会除拥有教师聘任之审议权外,对于校内教师平日之教学情形,亦负有其考核权,以作为教师续聘或长期聘之参考依据。惟此种制度之设计,亦可能损及教师同事间之情谊,如能结合「合作式专业成长」(cooper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之教学视导模式,对于发挥教评会之实质功能以及提升教师教学专业知能,则将有所助益。
三、 学校与社区关系层面
01. 鼓励家长在参与学校事务中学习
家长参与学校行政及协助教学,为国内外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项目之一,美国若干州之「委办学校」(Charter School)亦有要求家长与学校签约支持学校相关教学活动的制度,而我国近年来,配合相关法令的公布,如「教评会」即设有家长代表的名额,而中小学亦多能普遍运用家长资源,协助教学活动的进行。而如何在家长参与学校教学事务的同时,也能促进家长与学校相关人员间的相互学习,则为家长资源运用成功的先决条件。
02. 妥善运用社会资源提供师生学习素材
学校所在地区之社会资源,除了家长资源外,尚有许多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社区人士,以及在社区中经营许多不同产业的资源人士及场所,亦可提供师生学习时的必要协助与支持。如此,学校和社区则很容易结合成为「学习型组织」,有助于「学习型学校」的建立和促进学校与社区间的良性互动。
四、教育行政机关的配合层面
教育行政机关的支持,对于学校转型为「学习型学校」而言,是一项重要的助力,因此,教育行政机关宜推动下列各项实际配合措施:
01. 研订奖励制度,激励学校教育人员的学习动机,并提升其学习效果。
02. 加强授权及推行「学校本位管理」,以增进学校组织成员实际历练与学习成长的机会。
03. 人事与会计等相关法令的适度松绑,赋予学校执行预算时之必要弹性,以有效协助学校顺利安排各项在职进修与学习活动。
04. 给予学校必要的经费支持,并主动协助学校解决困难。
推荐内容
资讯排行